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過年的放鬆身心調養指南ByYS02/12/2021No comments 初一,特別需要讀曆書店這句話(竊笑)。 換個角度而言,這句話也是真的。過年期間可以是糜爛的行程,卻也是難得可以調養身心的節日,不用太節制,也不用犧牲放鬆,只要好好把握以下幾件事就好: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冷天暴棚的食欲對策ByYS12/15/2020No comments 最近天氣變冷,無敵想要爆吃,加上忙著趕線上課程的錄影,壓力不小,身心同時跟我呼喊需要安慰劑,於是什麼炸物啊、巧克力、零時、泡麵、酒精、起司類,看到什麼高熱量的東西都想往肚子裡塞。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覺察情緒,是最好的自我療癒ByYS10/28/2020No comments 今天和前同事們爬金面山,不小心在下山的時候摔一跤,扭到了腳踝。 先說不是很嚴重,也有去看醫生,放心。雖然是輕傷,也可以走路,但已經讓腳步變得很卡,更別說金面山多是需要手腳並用的岩石堆,我吃力地挪著腳,抓著同事愛心支援的登山杖,把自己拖下山。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有一種美,不是只有「好看」ByYS10/12/2020No comments 在舒國治的書上看到一句話,挺有意思:「形有餘而神不足。」 彼時他是談起常看到的一位陌生人,外型漂漂亮亮的,對人心情也總是好,說不上哪裡怪,總看著覺得彆扭,後來跟友人一談想通了,哎呀,就是「形有餘而神不足」。 簡單來說,就是外型挺好,氣度沒跟上。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用大腦工作的人,常常以為身體是無限資源ByYS08/25/2020One comment 用大腦工作的人,常常以為身體是無限資源。 直到回頭才發現身體產生諸多報應,水泥般堅固的肩頸,上樑不正下樑歪的脊椎,酸到可以擠檸檬汁的腰,總是在不是時候的時候扭麻花的胃,還有睡前總找不到關機鍵的腦。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養成「洗大腦」的好習慣ByYS08/15/2020No comments 之前在某本書上看到一句話,大意是這樣的:「我們有每天洗澡的習慣,為什麼卻不覺得每天也需要幫大腦洗澡?」 我當時覺得這句話很有意思,雖然已經忘記作者「洗大腦」的方法,但卻開始觀察自己,什麼事讓我最有「大腦洗澡」的感覺?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覺察力,也是放鬆的捷徑ByYS06/02/2020No comments 之前上太極課的時候,老師說了一個很微妙的概念,確切的詞彙我忘了,總之那句話的意思是: 「『拉鬆』並不等於『放鬆』。」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愛搶別人的食物?因為「覺得自己擁有的都不夠好」ByYS03/28/2020No comments 上次提到朋友對「食物」的自我覺察,今天再來貢獻一個。 朋友說,她在做《專注,是一種資產》裡面的吃飯練習時,發現自己有個習氣:「喜歡夾別人碗裡的食物。」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靈性日常 暴飲暴食,背後是深刻的無力感ByYS02/29/2020No comments 她說自己感覺很糟的時候,會打開冰箱,把所有吃得下的東西拿出來,塞進嘴裡。 最近越來越嚴重,明知道自己飽到胃袋快撐破,手還是一直停不下來,拼命往嘴裡塞水果、生菜沙拉、雞胸肉。 Read More 0 0 0
Read More 1 minute read 文章 身體 身體筆記:肩膀,隱藏著冰凍的記憶ByYS08/12/2019No comments 用你的肩膀表現出不同的情緒態度,例如:快樂、害怕、憤怒、悲傷、疲倦、沮喪、興高采烈、負擔過重、驕傲、自大狂傲和謙虛。 當你擺出這些心理姿勢時,注意肩膀位置如何反應出心理態度。 以上各種不同的心理態度都表現過後,讓肩膀回到最自然的位置,然後由肩膀的習慣位置,推想出自己的性格特點和情緒發展。 Read More 0 0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