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修行教我的事:安全感,來自「能量富裕」的日子

 
從印度回到台北的生活,我最好奇的是「有什麼改變」、以及「可以持續多久」。
 
過去不是沒有經歷過高強度的修行,但常常在回到原本的生活之後,遇到在意的事、和親近的人交手,很快就打回原形。
 
所以這三週的時間,我一直在觀察著「有什麼地方不一樣?」
 
***
 
我觀察到最明顯的兩點,也是以前絕對做不到的兩點:
 
第一:糾纏我一輩子的「憤世嫉俗」的習氣,竟然消失了。
 
我從小到大,腦中都是充滿對世界批判的念頭,很容易看事情不順眼,也因為分析能力銳利,經常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缺點,因此貨真價實是個憤世嫉俗的小孩。
 
以前別人要我「努力看別人的優點」、「去理解別人為什麼有這個缺點」,我不是沒有努力試過,但常常會想:「可是他的優點無法抵消缺點啊!」、「我這麼努力理解他,但是他有理解我嗎?」
 
***
 
然而這次從印度回來,經過平靜的三週,某天我才赫然發現:「欸?以前腦中那個瘋狂批判的聲音怎麼不見了?」
  
我腦中喋喋不休的聲音變得好安靜,但不是因為看不見別人的缺點了,也不是因為沒遇到鳥事。反而因為頭腦很乾淨,別人的缺點還比之前看得更清楚,但是我的大腦發生某種變化,變成純粹的「知道」,並沒有任何「情緒」出現,更不用說批判。
 
這是我活到現在三十幾年來,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。
 
***
 
另一個改變是,以前我是一個很急躁的人。
 
占星盤就能看出我風象能量極強,大腦思緒躁動,做事極度講求效率。雖然寫過《專注,是一種資產》,平常也分享「好好生活」的各種心法,但那正是因為我天性非常急,所以很努力地找出各種有用的方法,把自己拉回來。
 
但是我去印度以前,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種「躁」,我感受得到,卻不知道怎麼應對。
 
在印度修行的時候,那股內心灼熱的「躁」消失了。
 
而奇蹟似的,即使回台灣已經開始正常工作,那個「躁」也沒有回來找我──就算偶爾有一點點燒起來,也很快就能在幾個呼吸、做一些安定大腦的事情之後,又回到清涼舒鬆的狀態。
 
***
 
這些本質上的徹底轉化,是怎麼做到的?
 
我自己的體悟是:「當『能量富裕』的時候,這些都是自然發生的事。」
 
為什麼「能量富裕」,會讓充滿憤怒批判的大腦安靜下來?
為什麼能量飽滿,能讓一個滿腦子焦慮的人,自然變成非常有安全感?
能量就像金錢,要懂得「開源節流」,但要怎麼往「能量富裕」的方向前進?
 
***
 
詳細的內容,我都分享在最新一集〈EP138. 靈性日常|印度修行教我的事:安全感,來自「能量富裕」的日子〉,各大平台搜尋〈柚子甜剝心事〉皆可收聽,個人非常喜歡這一集,自己都聽了兩次。
 
對我的修行路徑有興趣的朋友,下方也可以找到資訊。
 
***
 
(圖片攝於印度。哥印拜陀。薩古魯的iSha瑜珈中心。做完女神廟的靈光淨化後,哭完內心覺得非常乾淨,拍了一張作紀念)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尼泊爾旅行筆記:二見庫瑪麗活女神

某位前庫瑪麗,曾經在退位後受訪提到,她平常雖然像是普通人,但擔任庫瑪麗時,只要穿戴上聖物之類的東西,就會有一股神秘力量進入她身體,自己會變成另一個人。 我的理解就是,她們當下會轉為一個載體,成為神秘力量的管道。 與其說我對庫瑪麗深深愛慕,不如說我被她背後承載的那股強烈的靈氣折服,完全拜倒在那股深邃的穿透力之下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養好能量的前提,是好好睡覺

在印度瑜伽中心將近兩週,每天過著好吃、好睡、好修行的日子。   進來以前,原本身心被磨到像是佈滿裂縫的布袋,好能量進來也是各種漏損。   在瑜伽中心高強度的修行作息下,這些裂縫已經被一針一線,細細縫補起來,變得完整而強韌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【柚子甜在清邁】沒有觀光客的柴迪隆寺

柴迪隆寺,清邁首屈一指的寺廟,但我卻直至入境第31天才正式叩門,WHY?   沒有WHY,因為人太多了。素來不喜歡人擠人的我,在十月初到處遊蕩時,剛好經過被入口擠滿陸客的柴迪隆,頓時被嚇傻。進去還要收門票,我當下就告訴自己,不行,我要嘛就別來,要嘛就挑它剛開門的一大早來,絕對不要跟觀光客擠,太恐怖了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