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察情緒,是最好的自我療癒

今天和前同事們爬金面山,不小心在下山的時候摔一跤,扭到了腳踝。
 
先說不是很嚴重,也有去看醫生,放心。但雖然是輕傷,也可以走路,卻已經讓腳步變得很卡,更別說金面山多是需要手腳並用的岩石堆,我吃力地挪著腳,抓著同事愛心支援的登山杖,把自己拖下山。
 
由於走路的時候不會太痛,下山自己一個人搭捷運,進出車廂倒也無礙。直到我看見下車時,捷運下樓的電扶梯封起來在維修,導致我必須要拖著腳去走樓梯時,我馬上升起一股憤怒的情緒。
 
搞什麼,太倒楣了吧?為什麼好好的爬山只有我腳扭傷,電扶梯還在這時候壞掉,我可是傷患耶,怎麼可以叫我走樓梯!我好可憐,怎麼這麼慘!
 
然而就在這一刻,我覺察到自己腦中憤怒地碎念,於是好奇地像個旁觀者一樣問自己:「你為什麼這麼生氣啊?」
 
我忽然意識到,這就是「受害者情結」──我本能地想把自己放進受害的角色裡,抱怨老天,抱怨電扶梯施工,抱怨命運,把自己弄成一個很委屈很可憐的角色,連我都相信自己真的很可憐之後,我就可以到處討同情,又或者,我會扁著嘴裝堅強,但浸泡在悲劇的情緒裡,當我自己的Drama Queen。
 
***
 
但是這樣有好處嗎?沒有,只會把自己搞得能量低落,怪東怪西怪自己,又再看更多東西不順眼,連續幾天都氣憤地解決生活中的不便,一邊把腳傷視為負擔。
 
更可怕的是,我意識到受害者情結會滾雪球:我雖然一邊抱怨,卻會下意識想強化腳痛的程度,因為如果沒那麼痛,我就沒辦法繼續討愛了,所以會反覆去感受,喔真的很痛喔!你看這樣扳一下就痛到我齜牙咧嘴,我真的很痛,很可憐,快來幫助我;又或者是,你看我傷得這麼重,還逞強自己來,你們是不是要覺得我很了不起?應該要對我更好?!
 
我以前是真的這麼做過,只要「受害者」的情緒沒有被覺察,它就會繼續萌芽壯大,直到把我們吞沒。
 
但是我在聽見自己抱怨電扶梯壞掉的那一刻,及時抓住這顆火種,並且把它撈起來,輕輕丟到水裡熄滅。
 
我對那個情緒說,謝謝你為我抱不平,但是我不需要。
 
我想要好好照料我自己,因此發生在我身上的事,我會負起全然的責任。包括帶自己去看醫生,沒電扶梯就耐心走遠一點去找電梯,下樓的時候輕輕提起腳步,注意不要壓到傷口,當然也包括,提高覺知,不讓自己跳進情緒漩渦,維持在能量良好的狀態。
 
***
 
我發現這樣的覺察,就是非常好的自我照料,無論身體或心理都是。
 
即使受傷了,也不覺得有任何不便,還覺得多了關心自己,陪伴自己的機會。走不快,就慢慢走,陪自己看看盛開的花。上下樓梯要小心,就仔細扶著扶手,每移動一步就感受自己的疼痛反饋,而不是心不在焉地蹦跳下樓。甚至花點時間,連結傷口和緊繃的部位,因為身心靈工作者相信,身體的傷,往往連結著內在的一些關卡。
 
如果任由自己陷入情緒漩渦,這些都不會發生,療癒都不會發生。
 
覺察真的是很強的力量,它讓我把純粹的「自憐快感」轉化成「自我療癒」。
 
感謝平常有練,即使受傷,即使走不快,帶傷下山的我,仍然是愉快而幸福的。
 
照片為金面山頂,這時候還沒摔倒🤣
 
***
 
專注力X覺察力鍛鍊手冊
 
《專注,是一種資產》>>>http://bit.ly/2s1P4tR
 
博客來2020上半年心理勵志TOP100
 
=============
#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#臉書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==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潛意識沒忘的人際焦慮

農曆年做的第一個夢,是我即將搬離一個地方。 手忙腳亂地收拾行囊,隨著包包越塞越滿,我這少物生活主義者煩躁值也越來越高。但是別人遞來一件東西,我還是勉強自己塞進去,甚至跑到一袋雜物裡面挖,把貌似有用的零碎小物扔進包包裡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不心疼的勇氣

很多人以為做心靈工作需要很大的愛心,我反而回答,太有愛心就糟了。 當妳的工作是去傾聽一個比一個慘的遭遇,看到一個接一個的破碎感情,太有愛心的人其實會受不了。當自己情緒都處理不完了,談何超然獨立的指出盲點?
Read More
Read More

是「內在修行」還是「逃避人間」?澳洲記者的養生產業反思!

上個月在書店看到這本《實驗吧!我要瘋狂養生》,作者是一位澳洲記者,原本生活很糜爛放縱,喝酒嗑藥暴飲暴食樣樣來的那種,金錢狀況也很糟糕。一次因緣際會下,她接了斷食營的體驗報導工作,從此就對養生產業好奇心大開,後來親自去實驗各種當紅的養生流派,並且用精準的筆觸分析當中的各種社會議題,以及記錄身心的感受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