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辜負我們一生的,只有自己

Photo by Quinton Coetzee on Unsplash
 
前陣子有人推薦我看競技節目《舞蹈風暴》,而且大推第二季,因為疫情的關係,很多長期在國外的頂級舞者都回來比賽了。
 
我一追就完全栽進坑裡,而且追這個節目有打掃淚腺的效果,幾乎每一集都可以看到哭,但哭什麼呢,我也在想這件事。
 
我幾乎是在看這節目,才確定自己體內有舞者魂,雖然我學過很多東西,但是我看到樂器彈得很精純只會覺得「好棒喔!」、武術打得出神入化只會覺得「好帥喔!」、按摩手法很厲害只會覺得「好強喔!」
 
舞蹈卻是我在看的時候,眼淚會不由自主掉下來,一來是感動有人可以出神入化地駕馭身體,逼近極致的藝術,二來是我會問自己:「那你做了什麼?」
 
你很喜歡吧,但你做了什麼努力?
 
我一直都很喜歡跳舞,音感、節奏也都很好,甚至聽音樂也可以即興,但我一直沒有真正投入時間在這件事上,頂多是忽旺忽弱的火焰,想到要認真,我總是給自己一堆理由:
 
啊我已經這把年紀了,那些科班都是從四歲就開始練的
啊我肌力這麼爛、筋這麼硬,身體素質差沒辦法啦
啊這個跳太過頭會受傷啦,我現在不喜歡這樣操身體,很容易鎖住筋膜
 
但仔細想想,這些都只是藉口啊。
 
又沒有要比賽,科班的幾歲開始練跟我有什麼關係?
肌力爛可以練,筋很硬也可以慢慢拉,什麼怕鎖住筋膜不想跳太過頭,那平常有勤練太極來鬆筋膜嗎?也沒有啊,說穿了就只是不想運動而已。
 
退一步講,這些障礙都是後天可以破解的,但有些東西是天生帶來,無可取代的,例如對旋律的敏感、對肢體表達美感的熱愛、修長的身材比例,而就因為我的懶惰,這些無形資產被鎖在我荒蕪的身體裡,無法得到春風吹拂而綻放。
 
那些大顆大顆的眼淚,是深深感到對自己的辜負。
 
「我不想要人生只有這樣。」這是我看著鏡中的自己說的話。
 
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母親對小孩一樣,意識到他有什麼潛能和渴望,我願意負起責任提供資源滿足他,因為我想看看,這顆種子只要給足夠的水和土壤,他在有生之年可以長成什麼樣子。
 
我希望自己成為在看著鏡子時,能直視著鏡中的眼睛微笑道:「我沒有辜負你」,那種人。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當個強壯的浮萍

前幾天和心靈問路的案主聊天,我聊到自己從小就沒有根的感覺,像一棵漂流的浮萍。   而神奇的是,如果去追溯我的童年,其實並沒有動盪不安的印記,我一直到將近三十歲才搬第一次家,求學期間只有轉一次學,而且轉學記憶是友善的。小時候雖然給褓姆帶或上安親班,但跟爸媽也是下班後就接手,周末會全家出遊,要說和樂融融雖然有點過了,但至少家庭功能正常,沒有什麼重大匱乏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邪氣來自內在?還是外在?

我的髮型師是一個非常酷的人,開一個簡潔明亮的個人工作室、自己幫客人洗頭吹頭剪髮,一切都自己來不請助理,牆頂上有一座神龕上面拜的是象神,音樂放的是梵唱,空氣中偶爾還聞得到焚香味,身上戴大塊的佛牌、喉嚨有個「嗡」的梵文刺青,重點是他非常擅長玩頭髮,是我見過短髮剪得最好的髮型設計師,如果不是遇到他,我當年根本不願意把我及腰的長髮剪去,但認識他以後我一直求他快點幫我剪短髮(因為當年頭髮有燙過,新頭髮還不夠長不能剪)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畫一張身體地圖

最近在看一本探討身心連結的書,翻到其中一節,要我們畫一張「身體地圖」。 要脫光站在鏡子前,仔細地、不批判的看著自己,也不為身形找藉口,客觀地記錄自己身體的型態:左側和右側哪一邊比較有力?身體哪個部分比較強壯?哪個地方比較虛弱?哪個地方充活力?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