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以為你忘了的情傷,身體都記得

以前跳國標的時候,看到優質的木頭地板就會很興奮;現在學太極,看到這樣一塊公園空地會很興奮😆
 
這幾天看蔡璧名老師的《學會用情: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》,會特別想練太極調養身心。早上巧遇這樣一塊榕樹下的空地,又不趕時間,就在樹下邊曬太陽打了三趟,動作慢,呼吸深而足,越打越有樂趣,漸漸全身鬆軟舒暢──不是軟趴趴的那種懶勁,而是乾涸的經絡被氣滋潤舒展開來,像是氣托著你的肌肉筋膜,讓你不用這麼費力,自然就站得挺,走得穩,連精神都清朗起來。
 
過去學太極的一年,我練拳很容易不耐煩,可能我沒什麼慧根吧,無法體會沉浸在太極裡是什麼的滋味,比較像是交功課式的練習,練完以後覺得精神比較放鬆,如此而已。
 
然現在我慶幸在學會太極之後,才開始看蔡璧名的作品,也才能夠在看書之後,一舉突破之前練拳的坎。其實這本也不是講太極的書,而是從「心靈驗傷」的角度,用黃帝內經的中醫邏輯,去解剖過去的情傷在我們身上留下什麼痕跡,並輔以莊子的道家思想,教我們如何去療癒心神,修復傷痕累累的經絡臟腑。
 
不得不承認看的時候,各種心驚膽戰,各種「靠,根本就是在說我」,雖然真要說起來,也不是第一次知道情志會傷身,也不是第一次知道身體會記憶情傷,甚至也明白「把心神收斂回自己身上」的道理。只是以前的理解比較像是籠統的知道,卻難以把硬梆梆的中醫知識轉化成自己的共鳴,直到看了這本書,才驚覺這些理論都超有邏輯,甚至進一步能深刻感受到:「啊啊,原來我身體有這些毛病,都跟過去縱容自己耽溺在情志裡有關啊。」甚至會因為想到身體為我承擔這些傷口,而忍不住心疼它們起來。
 
蔡璧名老師也是非常多情細膩的人,容易受傷的的作者教我們放下,讀起來會特別深刻。畢竟是過來人,不是因為天生神經粗,所以問我們「幹嘛不放下」、「不要想這麼多」,而是分享她走過的路,告訴我們,回到自己身上,修練心神,才是真正的滋養,與天地的豐沛美好同在。
 
=============
臉書:YS Tian
IG:柚子甜
=============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資訊焦慮,源自於忘記生活

前陣子和朋友見面,聊完公事之後,他好奇問起我的〈情緒光影卡〉的各種細節。   我跟他解釋說,這是以「情緒」為主體設計的牌卡,我們很多人害怕情緒,其實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,過度或不足才會成為「負向」,但只要適度的覺察和調整,就可以平衡為「正向」,甚至更進一步,還可以透過情緒去覺察內在的課題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好好運動的調頻,讓你遠離焦慮

自從把練瑜珈的頻率拉到以往的三倍以上,身心發生顯著的變化。    柔軟度和肌力突飛猛進,以前所有動作我都只能做低配版,現在偶爾還能做到中階,以前絕對摸不到的竟然稍微可以碰到邊緣。終於相信人類是有機體,只要每天改變一點,身體會逐漸錨定新座標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