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很少接書的推薦,不是因為出版社寄來的書不好,而是部落客其實有個兩難。
會來邀請推薦的書,一定都是平常自己擅長的領域,出版社才會找你。但是既然是「擅長」的領域,代表這些書很多內容已經知道了,看的時候當然覺得不錯,但是對大腦缺乏刺激,久了會覺得自己視角和思維開始限縮。
***
所以近來一段時間,只要是廣義心靈類的書,除非我一看就喜歡到停不下來,精采絕倫又文筆好,視角新穎到我願意整本看完,不然都還是先婉拒。
因為這一兩年對新世界的渴望太強烈了,可能因為多年在精神世界遊走,開始想回歸物質世界,看看這個地球發生什麼事。
***
最近大量閱讀廣義歷史人文類書籍,有趣靈活的切點特別深得我心。
例如剛完食的是《克林姆林宮的餐桌》(好看)、《人慈》(愛死)、《叛國英雄》(超級好看,感謝張瀞仁推薦)、正在看《槍炮、病菌鋼鐵》。
同步還在看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,是關於巴菲特合夥人查理 ‧ 蒙格的投資智慧──其實我對投資沒什麼興趣,以前完全不是會進入我書單的書,但現在我很好奇他的思維,所以也開始消化這本磚頭書。
***
由於閱讀量極大,又喜歡好幾本之間切換,這次去越南旅行當然不可少的帶上閱讀器。
跟團出遊,難免遇到一些沒興趣的景點,但就如同查理 ‧ 蒙格在書上說的:「我手裡只要有一本書,就不覺得浪費時間。」
於是我在到處都是觀光客的巴拿山上,等集合時間到之前,不想打卡拍照,而是找間咖啡廳坐著看書。身體不自由沒關係,但只要有書在手上,我的精神可以在不同世界繼續旅行。
而這張照片被同行旅伴拍了下來。
***
同場加映一本書,雖然我最近不太試閱心靈類書籍,但最近暢銷的書《我可能錯了》卻是我主動買來看,也非常喜歡又一口氣看完的書。
作者曾經是一位瑞典經濟學家,年紀輕輕就放棄大好前程,追隨內在的呼喚去泰國出家,過著清苦的森林派修行17年。
四十幾歲的時候,日子過得很安逸的某一天,內在的聲音卻又呼喚他還俗。
***
他接受內心的召喚了,脫下僧袍與僧侶的身份認同,回到瑞典,從受尊重的修行人一夕之間變成無業繭居族,要申請失業補助,還經歷病痛摧殘與憂鬱症,甚至想死。
但17年的修行帶著他一次又一次覺察與呼吸活下來。那段路極其艱難,但他靠著一次次堅定「不去相信腦中的任何念頭」,從喋喋不休的自我批判中解脫。
***
之後他又慢慢回到人間,接受邀請分享修行和演講,在缺乏瑞典語講師的本土大受歡迎,重新恢復和人的連結和自信。
寫這本書的時候作者已經確診漸凍症,生命沒剩幾年,可能因為這個原因,這本書沒半句打高空,字字句句都誠懇真切。
甚至會覺得「啊,如果連日日夜夜都在刻苦修行的人,這時候都會生氣,我好像沒必要苛責自己」、「原來覺知達到這麼高的人,這時候也是會這樣,我好像不需要把自己講得很糟。」
正因為揭露自己也不完美,反而更讓人能接納自己。
但他揭露自己不完美的同時,也示範了他是怎麼一次次的放手,創造出空間容納那些不舒服的感受。
我們看到的不是「高僧」,而是一個誠實又帶著極深洞見的「人」,用生命在說故事。
最後附上書上一句話,我非常喜歡,是作者引述自挪威影集《羞恥》:
======
你遇見的每個人
都在進行一場戰鬥
你對此一無所知
與人為善
永遠如此
======
謝謝作者在離開地球前,留給世間這麼璀璨的寶石,我們收到了,真心謝謝你🙏
ps. 書名源自於書中很重要的一段情節,親自看更有震撼力,這邊就先不透露了,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一本書。
***
最後關於閱讀器,常常有人問我是用哪一台。
我用的是開放式閱讀器,等於一台電子墨水技術的平板,這樣即使是借閱的書籍也能在同一台看。
但開放式閱讀器,吃的是各家閱讀軟體的APP寫得好不好,有些平台的APP,使用起來很挫折。
***
以我個人經驗而言,如果買繁中書籍為主,我喜歡用Readmoo。如果要買外文書就KOBO,如果不想買兩台,那就用開放式閱讀器,外文書就在開放式閱讀器上用Kindle的APP買,閱讀體驗會更好。
但是開放式閱讀器略重,要看自己在不在意,可以去三創摸摸實體──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,最後買的都不是原本預期的那台XD 所以看過實體很重要!
***
我寫過一篇文章《挑剔餵給頭腦的食物,你的靈魂會用平靜回報你》──好好閱讀,也是一種好好調頻的方式。
文章在此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。
好好閱讀,因為那是滋養靈魂的方法。
===========
☆ 好好生活好好調頻
☆ 覺察成就幸運體質
☆ 柚子甜剝心事
臉書:YS Tian
IG:柚子甜
Podcast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