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好」習慣強迫症

圖片來自網路

你有所謂的「良好習慣」嗎。

早上起來一定要喝800cc的水。
每天早餐都強迫自己只能吃水果和地瓜,即使已經吃到怕。
愛乾淨,看到一根頭髮都會覺得坐立難安,馬上就想把它捻起來扔掉。
不管再怎麼累,睡前一定要讀三十頁的書才能睡覺。

秩序是很好的習慣──或者我們換一句話來說,是「大眾」告訴我們這是很好的習慣,它協助你把原本散漫的生活導入正軌,讓人不會隨著懶散的習氣渾渾噩噩地過日子;而且,半強迫的靠著「好」習慣,也能累積一些令人羨慕的成就,例如苗條的身材、整潔的環境、一個月吸收三本書的智慧。

但是,一旦習慣已經養成,適度的隨著當時狀態彈性調整也是必要的。否則一味盲目地遵守習慣,又會變成另一種無意識,只是透過另一層枷鎖來綑綁自己;只是原本束縛你的是「懶散」,現在束縛你的卻是「好習慣」。

原本為了健康,你天天早餐吃水果,但是每個季節、體質屬性,不見得適合每天早餐都這樣吃,吃久了任誰也會覺得膩,你卻每天都逼自己用吞的也要吞下去,因為那是你訂的「好習慣」。

覺得愛乾淨是好習慣,結果看到桌上有一粒飯或一滴湯汁,馬上就要神經質的抽衛生紙擦,一餐飯享受不到幾口美食,倒像糾察隊一樣緊盯著桌面整潔。

身體已經連續幾天熬夜累壞了,最需要的是休息,你沒有傾聽身體的聲音,只記得「我一定要看三十頁的書才能睡」,不然覺得對不起自己。為什麼?不是應該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身體嗎?

有時候,自己生活狀態已經沒辦法再好好執行那個習慣,那就用清明的覺知來好好思考自己「為什麼要這麼做」、「當初,想養成這個習慣的目的是什麼?」、「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嗎?」

如果因為做不到一開始訂定的目標而感到挫敗、再勉強自己去做,卻做得很痛苦,反覆地在這兩者之間擺盪折騰,不但對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,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覺得自己是連小事都做不到的魯蛇。

有時候,秩序很好。但如果只會盲目地遵守秩序,有時候只會讓你更加失序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資訊焦慮,源自於忘記生活

前陣子和朋友見面,聊完公事之後,他好奇問起我的〈情緒光影卡〉的各種細節。   我跟他解釋說,這是以「情緒」為主體設計的牌卡,我們很多人害怕情緒,其實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,過度或不足才會成為「負向」,但只要適度的覺察和調整,就可以平衡為「正向」,甚至更進一步,還可以透過情緒去覺察內在的課題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有一種美,不是只有「好看」

在舒國治的書上看到一句話,挺有意思:「形有餘而神不足。」 彼時他是談起常看到的一位陌生人,外型漂漂亮亮的,對人心情也總是好,說不上哪裡怪,總看著覺得彆扭,後來跟友人一談想通了,哎呀,就是「形有餘而神不足」。 簡單來說,就是外型挺好,氣度沒跟上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內在男人 VS. 內在女人

前陣子在貼文記錄愛自己的體驗,得到海量的迴響,剛好最近課題走得深,那天之後,內在又有新的體悟。   愛自己的能量整合完成後,那幾天整個氣場都會發光,連穿著很普通走在公園散步,都會不斷有經過你的人回頭多看一眼;又或者遇到所有的店員、服務生,即使你戴口罩用正常口氣講話,三兩句對方就會春暖花開地跟你聊起來,到哪裡都被妥貼地善待著,幸福更加滿水位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好好花錢,也是一種修行:金錢是一種能量,而如何使用金錢,就是如何使用「能量」

一位想報名〈金錢戀愛課〉的朋友,用不太好意思的口氣問我:「我目前已經有穩定工作、短期內也沒有要換,每個月薪水都是那樣,真的有需要上金錢戀愛課嗎?」   言下之意大概是,我就是個領死薪水的,就算搞好和金錢的關係,短期內金錢也不會變多,那我上這個課幹嘛?   ***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