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用「百搭」也可以

最近的我很幸福,有很多和不同朋友爆聊的機會。

平時不常見面,網絡也很少聯絡,但一見面就會聊到停不下來,完全忘記時間的那種。

***

講的東西都能被好好接住,對方講的東西自己也聽得很開心--不是因為內容有多重要,而是因為待在一起很舒服,於是彼此講什麼都很樂意聽。

這才發現自己交友能力其實很正常。

***

以前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社交能力已經歸零。

為什麼跟有些人待在一起五分鐘就想回家?

為什麼已經努力找話題還是很難聊?

為什麼有時候對方願意聽,但我卻不想說?

為什麼對方願意講,我卻沒興趣知道?

***

現在我明白了,因為我不是這麼「百搭」的人。

對我來說,聊天並不是「輪流講話」,而是彼此氣場會先連結,辨識本質的契合度。

那在相遇的一瞬間就會發生,對能量感受敏銳的人,全身每個細胞都會有感覺,只是有沒有誠實接受那個訊息。

***

過程很像齒輪配對,如果氣場連結後感到很「滑順」,那麼能量流就可以持續運轉。

如果遇到這樣的人,要我一直講或是一直聽都可以,並不會耗損,結束後雙方都還會很有精神。

畢竟那樣子的聊天啟動的能量流動,超過平常自己一個人做得到的程度。

***

有時候即使自己完全插不上話,只是作為第三方,旁觀別人做這樣的能量交換,都會因為感受到那股旺盛的流動,覺得非常痛快。

***

感謝老天,讓我今年能在天涯海角和這些人相遇,也謝謝自己的敏銳,能辨認得出這份契合。

也終於放過自己,不用再勉強發展「社交能力」,而是把能量保留下來,滋養這些難得的緣分。

不是為了回報或感謝,而是會想反過來,謝謝願意他們願意收下。那份接受,已經讓我覺得幸福。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三十之後,更懂得閨蜜的重要

前幾天分享《兩個女人住一起》這本書,下方留言對於「女性共居」可能性的諸多迴響,看著感到很幸福。我們三十世代的女子走到現在,終於可以審視「成家」這個字眼的定義──不見得一定要是異性、甚至不必是情人,而是可以兩個理念相同的,頻率相同的同性好友,一起共享未來的幸福與照顧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資訊焦慮,源自於忘記生活

前陣子和朋友見面,聊完公事之後,他好奇問起我的〈情緒光影卡〉的各種細節。   我跟他解釋說,這是以「情緒」為主體設計的牌卡,我們很多人害怕情緒,其實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,過度或不足才會成為「負向」,但只要適度的覺察和調整,就可以平衡為「正向」,甚至更進一步,還可以透過情緒去覺察內在的課題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不安的出口

最近跟身體課老師一起玩舞蹈創作。 方式很即興,每次都不一樣,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的元素,也可以取材別人的元素彼此串連,加入自己的詮釋,沒有標準動作,只有夠不夠像你,夠不夠表達盡興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