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刪了我的臉書和Gmail的APP,歷經一個多禮拜的戒斷實驗,成效很不錯。
起因是前陣子的選舉。當時看開票時同情地想,那些候選人一定緊張得要死吧,一個晚上要盯著票數起起落落,一票一票都是自己這幾年做得好不好、有沒有被人肯定、被人喜歡的證明,赤裸裸血淋淋,心情鐵定也七上八下,畢竟人這麼不喜歡「不被愛」。
但下一秒我就想到,等等,政治人物只要四年經歷一次就夠了,我們做部落客的,可是每天都在盯自己的讚數、留言數,只要當天有發文,一天看個十幾次都有可能,一個讚一個讚的通知,都在告訴我們寫得好不好、內容有沒有被肯定、有沒有被讀者喜愛的證明,畢竟沒有人喜歡「不被愛」。
這樣一想就忽然認清事實:我們的人生也太荒謬了。賺得又沒政治人物多,每天卻要承受這麼多次「看別人喜不喜歡自己」的壓力,到底是為什麼。
於是果斷地把臉書和Gmail的APP刪了,只留下通訊軟體和IG。
為什麼刪臉書和Gmail?因為前者其實沒有緊急聯繫的功能,卻會不斷觸動我「有人喜歡你哦」「這樣寫很受歡迎哦」「這篇沒什麼人理你哦」的社群焦慮。我自認沒有這麼偉大,可以隨時都有強大的覺知擺脫社群影響,乾脆不要看。
Gmail則是因為它代表著「有人對我有需求」,不管是問問題、工作邀約、訂單通知等等,都會觸動我「要趕快去處理別人的需求」的焦慮。我也自認沒這麼強大,可以在看到別人有需求卻不想馬上處理,乾脆刪掉,和臉書一樣,只有在家打開電腦要處理工作時,才會一次全部看到。
***
以前我一次刪掉過大部分成癮的軟體,或是設定使用時間,但成效卻不好,因為想用的時候沒得用,一下就會想把它們全部下載回來,也會沒自制力的解除時間限制。
但是留著通訊軟體有個好處。第一就是你不會騙自己「我還是要看一下臉書,怕有急事」,有急事一定會有人鋪天蓋地的找你,包括私訊跟你說,不可能只在臉書留言放著──如果只留言,代表他不急,那就等開電腦工作的時候再說。
第二,我的通訊軟體清理得很乾淨,沒意義的群組早就退光光,廣告帳號也都封鎖,身邊也沒什麼言之無物的朋友,所以不太有人會敲我講垃圾話,我也不會沒事敲人,留著通訊軟體毫無問題。
但是為什麼留著IG呢?我戲稱它對我而言是戒斷社群媒體的美沙冬(幫助戒毒癮的一種替代藥物)。因為對我來說,IG不是我的主戰場,追蹤的也幾乎是官方帳號,所以不會看到熟人曬什麼讓我羨慕的照片,心裡也不會有競爭意識。
我本身也不太擅長做什麼視覺美感,看到別人的美照只會由衷欣賞按愛心,不會像看到臉書其他作者寫長文拿一堆讚,心裡會浮起「啊啊啊我也要寫出像這樣的文章,我也可以!」的比較心。所以IG對我來說,就是滑社群平台的癮發作的時候,打開滑一滑,但沒兩下就意興闌珊了,接下來就會去聽Podcast,或拿起包包的閱讀器開始看書。
***
這個方法比我想像中還有效,社群焦慮下降很多,終於不用一天檢討十幾次「我這篇是不是寫得不好」、「我是不是不該在這個時間發文」、「我是不是要再調整一下內容」,只因為那些讚數讓我上上下下,只因為看到別人表現比我好、好像比我被愛,觸發心底「害怕不被喜歡」的焦慮。
而不被觸發這個焦慮,我又可以專心花時間在眼前的事情上──也許是獨處,好好吃飯、好好閱讀、好好喝杯茶;也許是和朋友聊天,專心聽他說的話,逛眼前的街,思考有深度的問題,好好的、當下地活著,心又更幸福了許多。
***
想到在台南〈烏邦圖書店〉拍的這張情緒光影卡,當時日落時分,大落地窗外風景極美。我挑出這張牌卡拍照,是因為感受到〈作伴/分心〉的能量──我們喜歡身旁有伴,是為了更有力量的前行,還是只是想讓自己分心,就不用面對內心的空無和焦慮?
社群媒體,或許就是那個讓我「分心」,以為就可以不用面對焦慮的「伴」。但如果我只讓手機不斷刺激我「有沒有被喜歡」,那份焦慮只會更深。而一旦我的「伴」換成「當下的一切」,可能是眼前的書、眼前那杯茶、眼前的空氣、眼前的人。
那生命的富足感就會油然而生。
還記得那時候我拍完照,就放下手機,靜靜看夜景,坐下,靜靜看書。
那份美好留在這張牌卡裡了。
===========
☆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☆ 柚子甜剝心事
臉書:YS Tian
IG:柚子甜
Podcast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