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荼蘼》是前陣子火紅的短劇,由楊丞琳主演,一共只有六集,目前我看到四集。我很喜歡荼蘼這兩個字的意思,它一種花,象徵「事情已經到了尾聲,絢爛將歸於平淡,但是又隱喻著花季還會再來」的微妙含意。
這部片簡單來說,是演一位叫鄭如薇的年輕女子,有了去上海工作的大好機會,而且這也符合她積極的事業心;但是男友卻希望她留下,跟他結婚生子,否則他說自己很有可能克服不了遠距離而變心。
鄭如薇就在這兩條路中間痛苦抉擇,而這部片同時為她拍了「去上海的方案A」與「留在台灣的方案B」兩條支線劇情,並且在微妙的時機切換調度;編劇也巧妙地安排,沒有哪一方是壓倒性的勝利,而是兩個選擇各有優缺、各有各自的慶幸和懊悔。
然而這部劇,卻是我看得有點痛苦的劇。怎麼說呢?劇情雖然很好,時空交錯、兩條支線劇情的切換調度也很棒,演員演技也絕大部分都很不賴(楊丞琳很多細緻的神情都很到位)(男主角……嗯,可以再加油,聽說你是新人嘛)。
主要是角色設定的問題──男主角湯有彥、和男主角媽媽湯伯母,活生生的上演了兩種我最無法忍受的男友個性以及媽媽角色──男主角是極度壓抑又任性、遇到問題不溝通、只會急著辯解或是把錯推給女友的幼稚男(我無法稱他為男人Sorry);男友媽媽是只會哇哇大叫,遇到事情只會高分貝的嚷嚷和怪罪、在控制狂和自覺委屈兩個極端折返跑的歐巴桑。
因為這兩個角色的緣故,每次劇情切換到鄭如薇留在台灣的這條支線,我都會無奈地嘆一口氣,然後在每一次看到男主角又幹了蠢事、或是湯伯母又因為自以為是而搞砸了什麼翻第一百七十二萬次白眼;
不過想想,這些角色設定其實還挺真實,有多少人身邊的男友就是讓女友這麼委屈、有多少媽媽的確這麼自以為是,所有的鄭如薇辛苦了,雖然我還沒看到完結篇,但我為前四集的妳掬一把同情淚。
看到第二集的時候,其實心裡就隱隱約約有種「跟錯的人在一起,不管做什麼選擇都會錯吧……」的不祥預感。我們常常都假設人生有正確答案,所以遇到岔路的時候,即使只能選擇方案A,也會在心裡忐忑方案B是否才是正解;選了方案B,也會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懊悔沒選方案A──
可是身為一個旁觀者,我必須要說,選了方案A或B,結果不好不是因為選錯方案,而是因為根本選錯人吧。
人生的岔路不過是一種選擇,之後有沒有辦法把選的那條路走好,很大的比例是看身旁的人是神隊友還是豬隊友;如果選了一個豬隊友(前四集看起來男主角顯然是),那你真的要很大很大的幸運才能扭轉乾坤──可是如果你真的命這麼大,那選哪條路也都不會是問題了不是嗎?
不是因為選錯路人生才磕磕絆絆,而是選了錯的人在一起,選什麼方案都會錯。
別在責怪自己選錯方案了,先離開錯誤的人吧。祝全天下所有鄭如薇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