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必有錢,也可以很富足

最近很愛日劇《孤獨的美食家》,很有感觸。


剛開始很羨慕主角可以到處旅行做生意,一邊順便品嚐美食 ,但回頭看看,其實自己跟主角很像啊,都是收入和時間難得充裕的人。


當然不是說多有錢,但自己養自己而已,想吃個什麼,想去哪裡玩,不要太奢華都還負擔得起。


也不是說可以躺半年不用工作,但要跑出去一個月也還不至於生活出問題,也不用得罪老闆。


但,為什麼我還是不小心把日子過得很枯萎,進工作室,回家,坐電腦前,叫外賣隨便吃,等休假。


覺得日子不該只有這樣,最近就會四處探索各種可能性。


以前吃飯時間就只會固定那幾家,現在會查Google挖掘沒吃過的餐廳,整頓飯好好地,真心地,像跟新戀情約會般地,深情享受著美食。


以前路過這種法式甜點店,也會覺得跟我沒關係。現在會進去晃晃,有想試試的話也不會為了省錢外帶,而是願意坐下來,多花一點錢買杯熱茶,好整以暇地在店內吃完一塊紮實的甜點。


甚至想到晚上的諮詢案主,每次下班都匆匆忙忙來沒吃飯,還順手幫他多帶一塊起司蛋糕。


錢練習花在有滋味的生活,深深覺得幸福又療癒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我們最後想愛上的人,是自己

身心靈有一句話說:先愛自己,才有能力愛人。   愛自己的修練是一條長路,就跟愛人的能力一樣,內在層次成長,愛的細緻度也會有不同。我夠愛自己嗎?幾年前我還蠻肯定的,但隨著時間遞延,我只敢說,我對自己的覺察蠻足夠,但經常流於嚴厲,以至於愛自己的能力沒有隨著成長,反而成為會挑剔自己的人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忍受「無聊」,是快樂的路徑

在看一本科普的書,裡面一段正好又提到了我在《專注,是一種資產》裡也引述過的實驗:   維吉尼亞大學讓受試者單獨處在一個房間裡,可以選擇無聊的坐著,或選擇被「介於被針扎到中等程度的牙痛之間」的電擊。受試者在實驗開始前都體驗過疼痛程度,因此如果選擇被電擊,並不是出於單純的好奇心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