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敏感族容易受傷?但也有細膩的修復力!

之前提過,每次只要結束大旅行,回來都要痛苦一兩週。因為等於把自己的根,從一塊土地拔起來,重新種到另一個地方。

對高敏感人來說,這都像是大病一場的康復之路。但以前的我,都把這段過程當成必要的「旅行成本」──

只要那段旅程很棒、體驗很值得,回來要垮就垮吧,反正兩週後總會好起來的。

***

以前我都覺得,這就是高敏感人的缺點:容易感受到美好、也容易感受到痛苦,身心比較脆弱,需要更多時間修復。

這次金門旅居回來之後,我毫無意外地又調適了兩週,才逐漸「移植」完成。

但這個過程中卻意外地發現,相較於「不敏感」的朋友,我調適的時間雖然比較久,高敏感特質卻像配備靈敏的「探針」,反而更能讓我和土地上的「美好」接軌,修復得比較慢,卻更加細膩。

***

例如,即使回台北到現在,我不知道有多久沒看到乾爽的地面,氣密窗緊閉也擋不住轟隆隆地施工聲,濕氣極重,視野晦暗。

生活品質確實不好,卻不妨礙我走在陰鬱的天空下,眼角瞥見繁複而美麗的馬賽克拼貼,而刻意駐足拍了好幾張照,就像在金門會隨時停下車,為路過花磚古宅拍下紀念。

即使騎了一段險象環生的台北馬路,也不妨礙找到一間比鄰溪水的咖啡廳,安頓自己坐下來,閉上眼睛聽著溪流,聲音像柔軟的毛巾包裹著我,沉浸在現烤舒芙蕾的暖香裡。

***

高敏感族正因為夠敏感,有意識地調節天線,即使在受傷、脆弱的時候,也能比一般人,更容易接上美好的頻道。

不需要靠純粹的「忍耐」、「麻痺」來度過修復期,而是不管在什麼土地上,都能採集那份和你相合的頻率,滋養自己的身心需求。

我們會修復的,即使比別人慢,卻更加細緻。而專屬於高敏感族的韌性,就是在一次次地培養天線、放大美好的能力下,變得更加強健。

***

我把這樣的心法與親身體驗,錄成最新一集Podcast節目。

不管你有沒有高敏感的特質,都非常適合收聽 ── 因為那份能力只要培養起來,無論在哪裡生活,都能探索屬於你的富足感。

單集已於各大平台上線,歡迎收聽 EP134.〈靈性日常|高敏感族容易受傷?但也有細膩的修復力!〉

(圖片攝於金門。茅山塔秘境海灘夕陽)

Apple podcast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我們最後想愛上的人,是自己

身心靈有一句話說:先愛自己,才有能力愛人。   愛自己的修練是一條長路,就跟愛人的能力一樣,內在層次成長,愛的細緻度也會有不同。我夠愛自己嗎?幾年前我還蠻肯定的,但隨著時間遞延,我只敢說,我對自己的覺察蠻足夠,但經常流於嚴厲,以至於愛自己的能力沒有隨著成長,反而成為會挑剔自己的人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【柚子甜在清邁】瓦洛洛市場抓藥記

不曉得是不是在清邁太縱容自己的飲食,原本在台灣靠太極米漿粥養得不錯的胃,最近又常常輕微揪痛,消化不良,這兩天還有點夜咳。 在想是不是被每天的早餐茶刺激了胃,早上起來胃這麼弱,真要喝也該來點溫和無咖啡因的草本茶才是。  剛好今天上按摩課的時候,喝到了很舒服的版本,跑去問老師哪裡買,老師說,瓦洛洛市場很多啊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