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溫柔又強大的人

 
早幾年一直聽到有人說,想要成為溫柔又強大的人。
 
我自己也說過這樣的話,甚至心中還有標竿,其中之一就是近藤麻里惠──尤其在Netflix上看過本尊,這麼溫柔細緻,卻又有種不容忽視的力量,與心靈和天地合一,不躁不徐,所處的空間都有一種寧靜感,那時真希望成為像他一樣的女子。
 
後來幾年的摸索,我忽然發現,人其實是不可能成為「溫柔又強大的人」。
 
因為想「成為」這樣的人,代表「現在這樣子我不喜歡」。就好像我常討厭自己不夠氣定神閒、不夠有耐心、不夠有能量、不夠自信、控制欲強、經常受困於不安全感、也經常看起來憂鬱嚴肅,不夠開朗樂觀。
 
而我覺得,「成為」一個溫柔又強大的人,例如近藤麻里惠,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,那些我討厭的缺點就一掃而空,所以我想成為這樣的人。
  
但是當我有這樣的期待和願景時,我一刻都沒有成為溫柔又強大的人。取而代之的是,我經常在懊惱自己做不到,或是勉強自己ㄍㄧㄥ出那個樣子,但沒隔幾天又垮回原本的模樣。
 
人真的有可能成為溫柔又強大的人嗎?又或者有人天生就是如此,而我這種殘破的心性是一輩子不可能追上的?
 
***
 
我沒再繼續思考這個問題,算是半放棄了吧。直到這陣子,我持續調理生活,沒做什麼新鮮的事,反而是少做點什麼,讓日子乾淨細緻。三餐不想隨意打發,好好揹著粗麻編織的袋子上市場,吃進嘴裡的東西,一件一件用手撿過,用心感受過,確認新鮮,確認身體喜歡,確認能量飽足。
 
不再急著趕去哪,會把摩托車停遠一點,走一段長長的路。
 
走路去廚房,就穿上拖鞋,正正的,輕輕的踏著腳步過去。不是像以前一樣,拖鞋穿錯邊,或著著急急的被拖鞋絆倒,乾脆打赤腳,乒乒乓乓地闖進去,抓了東西就走,燈忘了關,或是中間看到什麼又被吸引過去。
 
不再用反射的方式生活,以前習慣了什麼就用舊模式匆匆打發,遇到新的東西就先說不要,現在會停頓一下,敞開心胸用好奇的眼光,試試新的選擇。
 
***
 
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,沒有急著去那裡的心,端端正正地活在當下,自然而然柔軟起來。
 
某一天遇到一件惱人的事,正確來說,我意識到過去的我一定會很火大,但當下的竟然沒半點憤怒,原本塞滿煩惱的心不知何時清理出一個餘裕,可以倒杯茶坐下來喝的程度,跟自己說,還好吧,這又沒有很嚴重。
 
那一刻忽然頓悟:這不就是我尋尋覓覓的,溫柔又強大的力量嗎?
 
當沒有想要成為誰、追求什麼樣的個性,就只是好好生活,坦然接受自己現在有的一切──好的壞的,滿意不滿意的,慢慢都知道這些只是因緣俱和,把自己細緻地照顧好,那就是溫柔又強大的力量。
 
當我們接納了最難接納的東西──自己,那樣的內在舒適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,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,我們根本無法「成為」我們嚮往的人,只能成為「完整」的自己。
 
而每一個人在那個狀態下,都會成為獨特的、屬於自己的,溫柔又強大的人。
 
===========
☆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☆ 柚子甜剝心事
 
閒聊日常:
臉書:YS Tian
IG:柚子甜
===========

Photo by 五玄土 ORIENTO on Unsplash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不管你去哪裡,旅行都有一種快樂的秘訣

剛一開始宿霧旅行規劃的時候,卻是連續好幾天困在各大訂房網、地圖和旅遊網站,頁面切來切去幾百次交互比對。   種種瑣碎的事情攤在眼前,大腦很容易過載。連續整個下午在電腦前殺紅了眼,一下被某篇文章說服,覺得難得去一趟,這幾個大點不能錯過。一下又覺得我不是喜歡慢步調的旅行嗎,為什麼要把時間排這麼緊?
Read More
Read More

最可怕的不是買房,而是不知道自己會錯過什麼

我遇過不只一位案主,牌卡建議很明顯就是換工作(既然已經做得很痛苦又無法成長)、去學些新東西開發興趣(既然覺得生活已經乏善可陳又認識不到新的人)、想出國念書或打工都很不錯。 對方雖然也同意這些選擇可以改變困境,卻為難地說了一句: 「可是我沒辦法辭職。」「為什麼?」 「因為我買房了,經濟壓力很大。所以要我去學什麼新東西,我也要考慮能不能負擔。」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