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工作者的疫情閉關

私下跟不少自由工作者有聯絡,知道很多人都很抓狂,只是沒有表現出來,默默地沉潛著,消化內心灼人的焦慮。
 
也在〈脈輪一年療癒計畫〉的同學回饋裡,看到很多人說疫情影響工作和收入,在家非常恐慌,原地打轉著不曉得怎麼辦,靠著翻牌卡和自己對話,多少得到了方向和安慰(剛好第一波療癒的就是代表紮根的海底輪)。
 
我對這種空轉的焦慮感同身受,之前曾經跟朋友說,我覺得現在自己的腦袋好像閒置資源,明明就有高度產能,但因為疫情關係,很多事沒辦法去碰撞激盪,只能一天天放任它流失。雖然真要找事做也不是找不到,平常也都嚷嚷著沒空,現在有空了,反而因為失去動力和成就感作為渦輪,連那些閒情逸致都喪失了。
 
前兩天看到太極老師說要閉關一週,我腦中靈光一閃:欸,這好像很不錯。
 
我長期以來都有每週閉關一天的習慣,早上起床後整天不開機,專注於修行,可能打坐、練太極、自由書寫、看可以沉澱內心的書、反思最近的節奏是否需要調整,當作是一週一次的歸零。直到晚上才會用電腦,簡單處理一下急事(自由工作者其實也沒什麼急事)。
 
我想,既然疫情期間沒什麼急事,工作也都能在晚上用一兩小時消化掉,不然就來延長這樣的修行好了。不用像內觀中心閉關一樣,整週不開電腦關閉手機,只要像平常閉關日一樣,漫長的白天不開,禁絕在網路上的虛耗以及漫無目的地聊天,晚上只用來處理必要的工作事務,時間到了就洗澡睡覺。
 
持續了幾日發現,這對自由工作者來說是絕佳的疫情閉關法。
 
因為我們的工作邀約,可能會隨時出現在信箱,真的一整週不看不回,可能會損失不少機會。但如果每天晚上都會看一次信,處理一下待辦事項,工作還是可以大致維持在常軌,也不會和世界太脫節,卻會減少大量虛耗產生的焦慮,以及閒置感造成的恐慌。
 
白天當大家都在工作的時候,閉關狀態的自由工作者,離開了電腦和網路,手機關機,看平常會什麼,打坐、玩香、調精油、瑜珈、自由書寫、剪花種盆栽、用按摩球在地上嚕半小時一邊看書,或是多睡一點,幫因為浮躁而沒安養好的身體補一下氣血。
 
然後你會發現,那段時間我們也像在工作──對自己的身心工作。我們還原為真正的「身心靈工作者」,運用自己最擅長的東西,安養身心,日日往內在深刻地紮根。
 

你也是焦慮的自由工作者嗎?疫情封閉了服務他人的時間,或許同時提供了一次機會,讓我們為「自己」好好服務。
 
你願意用你的能力,進行一回疫情閉關,好好調養自己的身心嗎?:)

 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渴望好好被照料?覺察是寵愛自己的捷徑!

最近很喜歡在周五錄音,當大家的周末小禮物,這集要在〈柚子甜剝心事〉頻道聊聊「寵愛自己」的能力。   以前的我缺乏覺察,會把想要「被寵愛」的匱乏投射在伴侶身上,但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即使嘴巴說出來了,也因為其實並不是真正的「根源」,拿到也不見得滿意,結果搞得對方也開始生氣,最後兩敗俱傷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我黃金,因為我單身

他說覺得很不甘心,好不容易打算揮別年輕荒唐的歲月,認真談一段感情。他說,以為認真付出一定會有好結果,但事與願違,最後還是受到了不小的傷害,讓他覺得挫折很深,不想再這麼掏心掏肺的談感情了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二十頁閱讀術:蠶食鯨吞消化你想讀的書

閱讀這件事最忌諱「疲乏」,除非是讓你看到渾然忘我的小說,否則大部分的人都是敗在這一點。看太久了容易注意力渙散,知識在腦袋打結,往後一翻還剩兩百一十五頁,乾脆把書一扔開始滑手機。而這種煩躁感,也會導致你下次拿起這本書已經是兩年後的事,所以閱讀絕不能貪多,要學會拿捏巧勁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