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教我的事:恆久之事,始於精神愉悅

 
運動真的不是我的愛,雖然我有健身房會籍,但在三級防疫啟動之後,理所當然在家當廢宅數週,任由脂肪逐漸堆積,還能嚷嚷著「沒辦法,疫情嘛」作為掩護。
 
居家工作的老媽,倒是每天固定時間爬起身,放健身操音樂跳個十五分鐘。頭一週我還嗤之以鼻「這種算什麼運動」,但眼見一週又一週,自詡都是上跑步機飆汗或重訓的我,累積運動量最終是0,肌肉筋膜一天比一天癱軟,我媽老老實實地跳他的健康操,倒是龜兔賽跑累積了可觀的里程數,輾壓了躺沙發上滑手機的兔子。
 
我真的想運動,又真的不想運動。
 
嚴格說起來,我是喜歡流汗和心跳澎湃的感覺,但討厭枯燥和難以承受痠痛,這也導致跑步機和重訓器材難以讓我流連。有一度想著上網找健身影片,但很多教練的強度都高到嚇人,憑我的肌耐力根本撐不到最後,沒成就感之下又草草了事,最後又變成了種在螢幕前的人形植物。
 
直到前幾天我靈光一閃。
 
***
 
大約十年前,我還是上班族的時候,我非常喜歡跳鄭多燕。那時候每天都跳一集,一集30分鐘,無腦跟完就滿足了運動量。加上音樂澎湃、老師身材好、後面的教練正,看著賞心悅目,動作組合也豐富,有氧跟簡單的肌力都有,而最最重要的是,它的強度是上班族都跟得完的,這正對我這隻飼料雞的胃口:十年前的我都做得到,現在的我沒理由辦不到吧?
 
於是我上網找到了影片,點開,在電腦前站定,就跟著十年前跳過步伐,一樣聽不懂的韓文口令,一二三四、二二三四,跳起了十年沒跳的健身操。
 
而我就此意會到另一個上了年紀才懂得意義:懷舊感。
 
上了一定的年歲,新湧入的東西太多,久了也日漸疲憊。倒也不見得學不來,有些東西還卻是舊的好,那不是客觀判定,而是主觀情懷,尤其舊而有效的東西。
 
比如說,我當年真的因為跳鄭多燕,身材變結實,心肺變強壯。而十年後同樣的音樂和舞步,踩在不同的地板,卻帶我回到那個時空,連動了興致,我跳得更加起勁,並且心甘情願地開心。
 
就這樣天天跳,至今也滿一週,每天都期待明天繼續,連去健身房都沒這麼勤快。
 
腦中浮起一句箴言:「恆久之事,始於精神愉悅。」
 
如果一件事情有「精神愉悅」作加值,那伴隨的痛苦就只是咖啡的苦,而精神愉悅則是濃厚的牛奶,調和後讓痛苦都有了滋味。
 
你呢?你都用什麼樣的方式,讓自己快樂且甘願的運動呢?疫情期間好需要知道更多方法😆
 
===========
#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#臉書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
Photo by Dylan Alcock on Unsplash
 
 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人有需求的時候,沒有什麼學不會的

這次旅行途中,意識到英文口說和聽力退化很多。   以前英文最好的時候,我是能在美國度假打工,當觀光區的飯店櫃台啊🤣甚至因為同事和室友都是外國人,可以連續一個禮拜都只講英文,腦中murmur都用英文,幾個月後講中文都還有點吃力。畢業後工作是國外業務,所以每天和國外聯繫都要用英文,接待外國客人也沒問題。  
Read More
Read More

好好花錢,也是一種修行:金錢是一種能量,而如何使用金錢,就是如何使用「能量」

一位想報名〈金錢戀愛課〉的朋友,用不太好意思的口氣問我:「我目前已經有穩定工作、短期內也沒有要換,每個月薪水都是那樣,真的有需要上金錢戀愛課嗎?」   言下之意大概是,我就是個領死薪水的,就算搞好和金錢的關係,短期內金錢也不會變多,那我上這個課幹嘛?   ***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