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刊載於《女人迷》:柚子甜專欄|清邁旅居教我的事:知道自己要什麼,才能去尋找
2018 年 10 月,我在泰國清邁短居,長達一個月。
這次旅居的起源其實相當平凡,平凡到如同茶水間的閒話家常。唯一的不同是──我真的去做了,或許人生很多事情皆如此,有些人能和別人不一樣,不是因為他哪裡太特別,而是他就是去做了而已。
那是一次和友人的午後談話。熱愛旅行的她順口問起:「今年有打算出國嗎?」她問這句話的時候,我已經很久沒出國了。上班族和 SOHO 族身分切換,中間要不是有錢沒時間、就是沒錢有時間,倒是我一直很想去泰國看看,要不今年就去泰國吧。我答。
「那打算去泰國哪裡?」友人問。
「不知道耶,大家不是都先去曼谷嗎?」我聳了聳肩,刻板印象認為曼谷是所謂的「入國第一站」,沒去過曼谷就想去其他地方,未免跑題太遠了。
「我會建議你去清邁耶,我三年前去住過一個月。」朋友語出驚人:「我全部花費含機票、住宿,一共花不到三萬塊,那邊東西很便宜,古城的氣氛也很好,你應該會喜歡。」
這段話(加上花費低得驚人)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,於是回家上網查了泰國最適合前往的月份,得知最宜人的涼季大約是十月至二月,於是跟出版社和家人敲定,新書上市後跑完宣傳,十月就放下一切,跑到這座有七百年歷史的古老城市、泰國的第二大城辟世了。
一個人跑到清邁住一個月,很勇敢嗎?
其實真的還好,清邁早已是觀光大城,路上招牌和菜單幾乎泰語英語和華語齊飛,路上磕頭碰面都是東西方面孔,我入境時剛好撞上大陸十一連假,晚上去個市集,街上講中文的和講英文的一樣多。我泰文不識半個,還是能靠英文和中文在那邊無痛走跳,包括找房子。
是的,找房子。在那邊住到一個月以上,網路建議找月租公寓或套房,這在清邁也是非常常見的住宿形式。我事前在網路上查資料,很多人說不必在台灣就先找,而是到當地,現場看過屋子、確認環境好再下訂。
「別擔心,先訂兩天民宿,然後到當地慢慢找,很容易的!」網路上許多去過的人胸有成竹地表示。
「我當時連民宿也沒訂耶,下飛機就先寄放行李,直接進城去找,大概四小時就找到了。」朋友甚至這樣說。
但我有預感,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不會那麼容易。果不其然,我在其中體驗到挫敗,完全不是網路上講的那般簡單。雖然最後我只用五小時就達成任務,時間雖短,折騰卻是高單位濃縮版。這也讓我體會到,要遇到「適合的房子」,其實跟尋找「真命天子」一樣,箇中都非常需要靠智慧和思考的。
這也是這篇文章誕生的原因。
「找房子」像「找真命天子」Part 1:別人的天時地利人和,你換個時空就無法複製
出發前,很怕流落街頭的我,有記下幾個網友推薦的優質月租套房、酒店式公寓做備案,雖然貴了一點,但還在我預算內、交通也堪稱方便,當時我心中打的如意算盤是:「如果最後真的找不到便宜又好的,至少有這幾間當退路。」
結果我錯了,錯得離譜。
不曉得是因為近年清邁物價飛漲,還是十月已經進入旅遊旺季,這季節要找到連續一周的空房已經不容易,更別提整整一個月。接連問了好多地方,飯店、大樓、公寓,有些是清單上的,有些不是。越問越挫敗的時候,只要它看起來是可以租的地方,我也會去問有沒有可以租的物件。但對方要嘛乾脆地回答 “NO”,要嘛就是只剩一個月兩三萬的豪華單位;有些貴得離譜但環境不佳、或是價格可以接受,卻破爛陰暗到我不敢一個人上樓。
哈囉?那些傳說中月租一萬上下的物件在哪裡?我花了大把的時間踩著別人的路徑走,雖然它是別人口中的既成事實,但為什麼卻是我可遇不可求的都市傳奇?
可是真正仔細想想卻也不奇怪:提供資訊的網友們,有些是淡季來訪、有些人住的是較偏遠的地區(但我有安排上課,不方便離精華區太遠)、有些人則是在陸客大量湧入前就來過,他們的經驗是當下的天時地利人和,你可以說是他們幸運,卻也是當時的必然。我無法複製他們的幸運,只能在自己的時空,尋找這個當下的天時地利人和。
尋找真命天子,不也是相同的道理?我們都想問別人怎麼遇到對的人,是聯誼?是上課?還是朋友介紹?認識人是要先表現積極,還是不要太積極?是要先敞開心胸當普通朋友,還是以交往為前提?愛我的人比較好,還是我愛的人優先?要相信自己可以遇到更好的人,還是回頭跟「還可以」的舊愛定下來?
每個認為自己「找到真命天子」的人,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說法。但是「複製」這些做法的人,卻不見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,原因無他──因為那套的方法,是屬於他的天時地利人和,你可以百分之百的模仿,卻不見得能複製同樣的好運。
我花了至少三個小時的時間,被曬得皮膚紅燙,才終於放棄尋找別人的路徑,開始摸索自己的找房之路。
「找房子」像「找真命天子」Part2: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怎麼知道自己在找什麼?
論「找適合對象」,我這個關係作家還算有經驗可以分享;但是在「找房子」這點,我卻是十足的外行──因為從小到大都住家裡,沒有在外租屋的經驗,更別提在國外找房子。
一個月,沒有長到非精挑細選不可,卻也沒有短到可以將就,尤其又是一個女生孤身在異鄉,要考慮的東西比一般人還多。我還記得看第一間房的時候,跟著工作人員走到一棟略顯荒涼的建築裡,徒步走了三層樓梯,才在走廊打開一間套房──設備還算齊全,一房一廳一衛浴,還有做隔間。
但我走進去晃一圈後,點點頭就離開了。當時只覺得「感覺不對」,但直到看了兩三間以後,突然覺得不能只用「感覺不對」帶過──感覺不對,是哪裡不對?是價格太高?採光不好?保全不佳?還是少了什麼必要的設備?
「感覺」當然是選房很重要的因素,沒有好感覺前什麼都別談。但「感覺」也是會騙人的,尤其像我這種經驗不足的租客,如果不先想清楚自己要什麼,很容易就被燈光美、氣氛佳、租金又落在預算內的物件騙了,以為「感覺很對」就可以,住進去以後才發現缺這少那,漏水隔音差,要買什麼買不到,吃個東西要走半小時,旁邊還是喧譁到深夜的酒吧。
我後來提醒自己一邊看屋,一邊開始盤點自己對居住的基本要求,最後列了以下清單:要安靜(所以要往巷子裡找、或高樓層、隔音佳、要不靠電梯或樓梯的房間),要安全(以 24 小時保全、附近環境單純優先),要離之後上課的地方夠近,走路就可以到古城。
在列「要」的清單同時,我也看見自己原本一些可笑、不切實際的期待,例如:「想要廚房」。
以前有朋友跟我說,他在國外租屋一定要有小廚房,所以我一開始我也都在找有小廚房的物件。但,老天,這裡是清邁,一餐可以三四十塊打發的清邁啊!又不是物價比天高,自己下廚最省的歐洲,而且我又不太會煮飯,要廚房幹嘛?難道我會去買油鹽鍋子和香料來炒河粉不成?看清自己的可笑之後,我很乾脆地把這個需求從清單上劃掉,那也許對別人真的很重要,但對我來說不是。
還有我發現,自己遇到飯店型公寓時,會順口問櫃台:「你們這裡有游泳池和健身房嗎?」如果對方回答沒有,我還會覺得失望,好像錢就花得不值得,飯店有游泳池不是基本嗎?但天殺的仔細想想,我在台灣也沒游泳的習慣吧?而在清邁,我每天都會走上萬步起跳,真的有需要一個健身房嗎?
人在沒想清楚什麼是「自己眼中的必要」、什麼「別人眼中的美好」之前,都容易活在腦中的幻想裡。
說來有趣,人在選擇伴侶的時候,不也常犯同樣的錯誤?好比說,有些條件看起來很美好,你也以為自己很在乎,甚至會用來決定要不要認識一個人。但仔細想想,「對方家裡有錢」這優點可能很棒,但對於頗有經濟能力的你,這真的很重要嗎?又或者在交朋友的時候,聽到對方工作名稱不響亮,就連認識的興趣都沒有。但頭銜可能就跟飯店游泳池一樣,中看不重用,還不如一個頭銜普通,但是有實力、對工作有熱情、也願意花時間陪你的人還更值得你深交。
那你說,折騰這麼久,我的找房之旅後來怎麼了?我想說:當你越來越清楚自己「真正要什麼」,頻率就會越來越穩定,機會也就會神奇地出現了。當時我已經死馬當活馬醫,隨便在地圖上搜尋 “Apartment”,打算前往最近的一間去詢問時,忽然在岔路看到不遠處的巷子裡,有間設備新穎、裝潢溫馨的小飯店。
我抱著問問無妨的心態進去打聽,發現它竟然還有空房,價格雖然略超出預算但堪稱合理,加上地段方便、有 24 小時保全、四周是住宅所以非常安靜、設備新、格局也都是我喜歡的,幾乎完美符合我的要求──沒有游泳池、沒有健身房、沒有廚房,但沒關係,我已經不在乎了,有個小陽台給我曬衣服更重要,居然還附帶免費腳踏車。我幾乎是當下就把所有條件談妥,之後去附近看了幾間,確定沒有更好的,就立刻打電話去下訂,隔天就拖著行李,開開心心地入住這個即將收留我一個月的小窩。
身心靈的觀點是這樣說的:當你越懂自己,頻率會越穩定,也才能夠吸引真正適合你的事物。
後來即使已經入住了,我還是會在散步時,留心有沒有其他好物件。結果確實再也沒找到比這間更適合我的了──當然願意撒錢的話,鐵定會有更好、更高級的選擇,但那並不是我要的。我之後越住越滿意,每天都能在柔軟舒適的床上自然醒,用熱水壺泡杯熱茶,吃前一天晚上買的早餐;想進古城晃晃,散步十幾分鐘就到繁華的塔佩門;如果不想走太遠,附近多的是巷弄美食;乾淨整潔的咖啡廳點杯綠奶茶(60 泰銖),就能讓我寫稿一個下午。
會巧遇這間房子,我相信並不是純粹的運氣;而是建立在努力自我探索後,真正知道「自己要什麼」後被吸引來的地方,是屬於我的頻率、我的天時地利人和;而不是靠踩著前人的步伐,複製而來「別人建議」的幸福。
=============
#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#臉書搜尋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==
最後附上照片,我在2018年10月,在清邁短居了一個月的地方。
1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