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安的出口

(攝影者:Oraku Hiko)

最近跟身體課老師一起玩舞蹈創作。
方式很即興,每次都不一樣,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的元素,也可以取材別人的元素彼此串連,加入自己的詮釋,沒有標準動作,只有夠不夠像你,夠不夠表達盡興。

連每次放的音樂都不會一樣。

對於雖然之前有在跳國標,但是經營雙人關係苦手、練習標準動作苦手、對於記舞序更是苦手的人來說,這個純粹玩音樂、玩舞蹈創作的活動,不但開了我的眼界,也超快樂的。我是很喜歡透過舞蹈表達情感和情緒的人,有情緒有音樂(有酒精)((大誤)),肌肉馬上就可以power on,只不過如果舞序很繁雜高跟鞋站不穩核心hold不住,有再多情緒和對音樂有感覺都直接滅火,所以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「跟著音樂跳自己的舞」是什麼感覺。

今天上課的時候,我編了一套五個八拍的動作,在大家面前跟著老師隨機選的音樂,加入自己想要的詮釋方式跳了一遍。我的元素有充滿痛苦力道的擁抱,想要撇下一切掉頭離開的迴旋(取材自國標的三步轉,笑),遲疑的停下腳步,又充滿恐懼的往後退、再退,最後停下來悲傷的低下頭,眼神充滿畏縮(←為什麼連編個舞步要搞得這麼悲情XD)

我跳完一遍,結果老師跟全場沉默了好長一段時間,啊啊啊真的好長,我在場中坐立難安都想逃離現場了。老師終於想到該怎麼處理我的舞蹈,他說,「你閉眼睛再跳一次。」

蝦米?
Really?

我動作有快速迴旋耶我會不會跌死啊哈哈哈

結果我跟著指令閉上眼睛,七上八下的再把這段舞步跳一次,但因為眼前一片漆黑拿捏不住空間,在最後那八拍詮釋恐懼與逃避的倒退動作時,整個背就重重的撞在牆上,很大的啪了一聲。

我嚇了一跳睜開眼睛,意外的卻發現老師跟大家的表情充滿讚許跟驚艷,老師說,「你有發現閉眼睛把你想表達的東西逼出來了嗎?」(眾人點頭)

「呃,所以我剛剛表達的是什麼?盲目?」「不是。是不安。」

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照老師的解釋,因為我身體對於什麼動作該怎麼做已經有一套公式,所以很容易在做動作的時候套公式做,而非真正融入角色和表達想要傳達的概念。但是閉上眼睛會讓我專注在情緒,而非動作標準,想要表達的東西也會因此而彰顯,包括那個因為恐懼而急於逃避的倒退,最後冷不防的重重撞上牆那一步。

我這一刻好像發現為什麼我這麼喜歡跳舞了,雖然我跳得真的不算好。不安、恐懼、情緒與情感,甚至情慾強烈。這些都是我的特質,但是社會並不喜歡這些特質出現在人與人的相處之間,太麻煩了、太惹麻煩了、太容易出問題了、太…太不懂事了。

即便是身心靈,都只是鼓勵你「真心接納自己這一面」,但並沒有鼓勵你「表達出這一面」。你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安、接納自己的恐懼、接納自己的焦慮與情緒,但是它並沒有說你可以隨意的強烈的對人表現這一面。

因為很容易傷人,而且通常是在索討關注。

但是藝術,你媽的儘管表現,還怕你張力不夠。

你的創作越是能勾起別人深處的共鳴,無論那是共鳴焦躁、憤怒、情慾,還是深深的恐慌,你勾得越多表達得越多,那個叫做造詣,不叫惹麻煩。

媽的,好爽。

平常我有這些「社會不喜歡」的情緒,腦內就開始無窮盡的上演自我糾結小劇場,只能消極的包容或等待它滅火,最多就是寫下來,但也不能算是「創作」;甚至還怕哪天無意間被翻出來會不可收拾,因為內容過於離經叛道,所以常常寫完還會拿去燒掉。

我找回屬於我再度跳舞的理由了。它讓我不容於社會的那一面,有大喊大叫的奔跑空間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要先負責任還是先快樂?那些我覺得毫無意義的二分法

有朋友很煩惱的來跟我訴苦,說他是個把原生家庭看得很重的人,把責任感放得比自己的個人快樂還前面,所以他不管是經濟上或是行為上,都全力的在支持家裡的需求,即使這個負擔很重;但是他朋友愛之深責之切的「教訓」他說,「人要懂得先愛自己,要為自己以後著想,不然一股腦兒的全倒空了給家裡,自己的未來怎麼辦。」
Read More
Read More

是「內在修行」還是「逃避人間」?澳洲記者的養生產業反思!

上個月在書店看到這本《實驗吧!我要瘋狂養生》,作者是一位澳洲記者,原本生活很糜爛放縱,喝酒嗑藥暴飲暴食樣樣來的那種,金錢狀況也很糟糕。一次因緣際會下,她接了斷食營的體驗報導工作,從此就對養生產業好奇心大開,後來親自去實驗各種當紅的養生流派,並且用精準的筆觸分析當中的各種社會議題,以及記錄身心的感受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能辜負我們一生的,只有自己

前陣子有人推薦我看競技節目《舞蹈風暴》,而且大推第二季,因為疫情的關係,很多長期在國外的頂級舞者都回來比賽了。 我一追就完全栽進坑裡,而且追這個節目有打掃淚腺的效果,幾乎每一集都可以看到哭,但哭什麼呢,我也在想這件事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從外食花費,覺察內在習氣

前陣子我推薦一本書叫《原子習慣》,裡面提到建立良好習慣要建立「獎勵機制」。   比方說,克制一次吃零食,就往帳戶存十塊錢,累積一段時間後就拿那筆前去做犒賞自己的事──做個按摩,買喜歡的東西等等。  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