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線劇情的力量:你需要的東西,可能都在彎路上
身為心靈工作者,「找不到人生方向」絕對來諮詢問題的前三大排行榜。
通常來諮詢的人,都很想知道幾件事:
「我到底適合做什麼?」
「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,什麼才是我的天命?」
「我做事情都半途而廢,連興趣都無法培養,怎麼辦?」
致收假潮:為什麼你不想上班?
你知道收假最讓人痛苦的是什麼嗎?不是要掙扎早起,不是要擠公車,不是要做一堆狗屁倒灶的鳥事,不是要面對煩人的客戶和主管,其實這些都是其次。
而是我又要去當一個「不是自己的人」。
二十頁閱讀術:蠶食鯨吞消化你想讀的書
閱讀這件事最忌諱「疲乏」,除非是讓你看到渾然忘我的小說,否則大部分的人都是敗在這一點。看太久了容易注意力渙散,知識在腦袋打結,往後一翻還剩兩百一十五頁,乾脆把書一扔開始滑手機。而這種煩躁感,也會導致你下次拿起這本書已經是兩年後的事,所以閱讀絕不能貪多,要學會拿捏巧勁。
親切與舒服的一線之隔
每個人都喜歡「親切」的人,但年歲漸長之後,我更喜歡「舒服」的人。
以前總不明白一件事,為什麼有些人客客氣氣,對人也掛著一副笑臉,大家都稱讚他是「好人」,可是卻下意識地想跟他保持距離,包括連我自己都是?
致靈性工作者的看看就好手冊(三):為什麼寫了文章還是沒人來?
上一集我們談到了「你解決了誰的什麼問題?」,期許靈性工作者先「看見這個世界」,才能進一步創造「數量穩定且有品質的個案」。
致靈性工作者的看看就好手冊(二):你解決了誰的什麼問題?
上篇我們聊過,靈性工作者要先尋找「人格特質」的「軟實力」,再結合代表「技能」的「硬實力」,兩者相輔相成,才能形成不可取代的特色。
致靈性工作者的看看就好手冊(一):入門篇
身為一位現役的靈性工作者,斜槓作家、講師,從國外業務職位叛逃後貌似還活著,而且活得還算可以,於是很多人私底下問我:「我也想要從事身心靈職業,要怎麼樣才能順利跳槽成功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