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時的尊重藝術

圖片來自網路
 

酷愛遲到大概是現代人的通病,包括我也是。

因為手機很方便,反正來不及可以說一聲,不怕大家會空等。
因為手機很方便,先到的人可以滑個FB回個Line看看新聞,不會無聊。

約在某個餐廳或某個人家裡,也很容易遲到。心裡想,反正大家可以先開始,我再加入就好,不用等我沒關係,對大家的抱歉度就降得很低。

還有一個──反正大家都會遲到,所以自己遲到沒關係。

我從小就是個遲到大王,學生時期從來沒有照規定時間進教室過,記點被記得七葷八素;大學時雖然不曾翹課,但是常常第二節才進教室(那這樣還進教室幹嘛?);上班以後更不用說了,老是在趕打卡的最後一秒衝進辦公室,甚至會趕那個五十幾秒的誤差。

跟人家約也是,他遲到十分鐘我就遲到半小時、他說會遲到半小時我就晚四十分鐘出門,反正大家在比晚;後來談戀愛的對象也是一個比一個愛遲到,約早上九點見面,對方會九點才出門,還會理直氣壯的說「輕鬆出來玩,有必要把時間掐得那麼緊嗎?」

直到遇到一個守時的對象,對方約會時誤差不會超過兩三分鐘,而且就算只有兩三分鐘,也會提早就傳訊息告訴你為什麼晚了,現在人已經在哪裡,而不是時間已經到了才說自己會遲到。我才發現原來,平常我都以為遲到沒關係,但其實「真的有關係」。


遲到,其實隱隱約約在透漏著「我沒有把這件事看得很重要」和「高估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」。為什麼搭飛機就不會遲到、面試就不會遲到?因為我們把這些事的重要性看得很高;但是相較之下,跟朋友約吃飯、跟交往很久的情人約會,遲到不會受到什麼嚴厲譴責、沒有什麼後遺症,所以不痛不癢,重要性就會相對被降低。你會在飛機起飛前三小時就急急忙忙地衝出門,但是卻不會在跟朋友約定時間前一小時就開始準備東西,「反正待會騎車騎快一點就好」,然後東摸西摸,剩三分鐘才急急忙忙地出門,再一邊跟對方說「我在路上,快到了。」

我後來才知道,這樣一點一滴的遲到,其實都在消耗別人的信任感。因為別人當然會知道,現在Google Map預抓時間都馬很精準寬裕,除非遇到路上有大塞車或是事故、或臨時有更重要的緊急事件,否則遲到多半是因為沒有在該出門的時候出門,要嘛是覺得這個約沒有重要到需要守時、或是自我認知不夠,以為自己動作很快,可以用最後十分鐘橫越台北市區的車潮,停好車再抵達相約的餐廳。


前者是對當事人的尊重不夠,後者是自己能力有問題。這些都是在消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。

即使對方也遲到,也無法一筆勾銷這個印象,因為負負有時候是無法得正的,對方對自己的印象差,跟他自己是不是有資格說別人,是兩回事。

後來我就很少遲到了。真的有必須遲到一點的時候,我也會在第一時間就知會對方自己遲到的可能性(即使最後我有可能剛好準時),或是一邊告訴對方我人已經在哪裡了,即使我知道對方根本不急,或一邊正在忙其他事。

因為,說好的事就是說好了。

我們不是常常想盡辦法要討好人嗎?守時,是最簡單、最容易讓別人馬上感覺被尊重、不必付出任何代價,也是目前最稀有的人際藝術。

那為什麼不呢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什麼叫作「就是不愛了」?

有時候,我甚至難以置信,科學昌明又邏輯嚴謹的現今,大家會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相信邏輯、講道理;但是一講到感情,一堆人馬上會眼睛一蒙,變成「感情沒什麼道理」、「就是沒有理由的喜歡」、「反正,就是不愛了。」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