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錢的心如止水,不是真的心如止水  

任何水晶寶石迷都會告訴你:水晶是個大坑,沒事不要隨便往裡面跳。

我完全同意。


我正式開始蒐集水晶,並開始學習使用水晶能量,是在作最後一份職場工作的時候。

那時候真的很瘋,每個月領薪水就往玉市、水晶店、網路店家跑,拼命地讀水晶治療的書籍,也拼命地想把各種療癒水晶弄到手。

從零到有的買水晶是個無底洞,幸好當時有穩定的薪水撐腰,而在覺得買得差不多逐漸收手之後,也剛好從職場退役了。

離職之後因為沒有穩定收入,所以著實過了一段吃土的日子。當然那時也沒什麼餘裕買寶石,不過幸好上班時期已經買了很多,所以存貨拿來做能量療癒或心靈諮詢都很夠,倒也沒造成什麼困擾。

而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不管是逛玉市還是店家,看到非常漂亮、CP值非常高的寶石,都會讚賞再三,然後心如止水地略過:「反正沒錢買。」

那時候深深體會到,沒有錢反而是一種最乾脆的氣定神閒,因為想了也沒用,只好息念

***

但我開始發現,真正的金錢修行,其實反而是在開始有餘裕的時候。

前陣子我經過以前慣常造訪的寶石店家,剛好也不趕時間,就順道推門進去逛一逛。當下我只是眼光掃了一掃,就看中了幾款我喜歡、而且適合拿來用於諮詢的原礦,於是很高興的拿了盒子來裝,又繼續邊走邊看。

逛著逛著就發現,心裡各種聲音開始起來了:

「是紫龍晶原礦耶!之前看紫龍晶都好貴,這價格好划算!」

「這種礦外面很少見耶,要不要趁機買一顆來收藏一下?」

「啊,菱錳礦我已經有了,可是這顆的花紋也好漂亮喔,要不要也買下來?」

「這顆藍銅礦比我的美耶,是不是也買這顆upgrade等級?」

「葡萄石!竟然有這麼大的葡萄石滾石!可以做個案工具耶,要買嗎要買嗎?」

很久沒買水晶的我,一下看到這麼多負擔得起、又剛好我沒有蒐藏到的礦,馬上興奮地搜刮起來。

但就在我蹲在那邊挑三揀四的時候,卻赫然發現一件事:

有閒錢的時候,我的慾望被放得好大聲,而自己真的喜歡什麼、需要什麼、適合什麼,卻開始沒有人在乎了──

因為反正「買得起」、「難得」、而且「我剛好沒有」嘛!

我才忽然意識到,在自己沒錢的時候,反而能夠把錢花在刀口上,並且只買絕對必要、也真心喜歡的東西;

但有閒錢買幾顆石頭的時候,卻反而不在乎自己買了什麼:反正只要負擔得起、手邊剛好沒有這種礦石,就算我對它沒有特別的喜歡、特別的心動,卻還是把它放在籃子裡,甚至哄自己說,不是買給我自己的,反正個案可以用。

難怪古時候的修行人,會用捨棄家產以斷除物慾,因為物慾真的會在有金錢餘裕的時候被忽略,而且被各種理由助長得很可怕。

***

可是話又說回來:沒有錢的時候的無念無慾,是真的無慾嗎?

我看著籃子裡的寶石們,開始一顆一顆地檢視它們:

只是因為寶石種類難得,但是沒有特別心動的,放回去。
 
只是因為覺得這種寶石很厲害,但其實我不需要的,放回去。
 
已經有類似功能的了,同樣的東西不用買那麼多,放回去。
 
貪圖划算但質感沒有非常滿意的,放回去──改拿比較貴但真的喜歡的那顆。

這樣刪刪減減到最後,留下來的每一顆,都是我真正很確定喜歡、理性也判斷過值得買、並且負擔得起的品項。

最後拿去結帳時,籃子裡只剩寥寥幾顆。心裡明知還有很多種寶石是我還沒買,但是我離開得很爽快、付錢付得心安理得。而且回去再一顆一顆檢視它們的時候,更是越來越愉快,一點都不後悔。

***

如果不是曾經被穩定薪水助長過物慾,我不知道原來那是讓慾望勝過心;

如果不是曾經過著吃土的日子,我不知道什麼叫作刀口上的花錢;

如果不是兩個都走過,我不知道原來慾望和心之間有完美平衡。

這無關財力是否能負擔,不用刻意克制,也沒有一定要買多少才叫正確,

而是每一個財力水準之下,都有最適合當下的花錢方法。

找到屬於自己的金錢平衡感覺真好。

祝妳也能找到自己財力之下的金錢平衡

[圖為七月收編的水晶合照]

原文刊載於粉絲團《柚子甜剝心事》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為什麼想檢討受害者?

最近政治人物遭受家暴的新聞鬧很大,看到的第一時間當然是義憤填膺,從骨子裡湧出的怒火瞬間沸騰。   當又看到身邊很多朋友,紛紛冒出來來 #metoo 各種經歷過的精神/肉體親密暴力時,又像有一桶冰冷的水從頭上澆下來,寒氣透回背脊,心裡想著:竟然嗎?你也是?妳也是?
Read More
Read More

成熟的關係是勇於吵架的

今天在看一本未上市的書稿,作者提到他原本是個不吵架的人。   後來他意識到自己不吵架,並不是因為成熟,反而是沒有成熟到可以面對衝突,才會笑笑維持表面和平,回家自己消化情緒。如果這樣的衝突太多次,他就會慢慢淡出這段關係,而不會換位思考、照顧彼此情緒、或把事情攤開來講,然後兩個人繼續走下去──即使是朋友也一樣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童年,本我輪的創傷記憶

記得我在錄某支教學影片的時候提到,做能量療癒的時候,最多狀況的幾乎都是心輪和本我輪。 那股沉重、混亂、稠膩、黝黑的感覺,有時候不用接觸身體,手心一靠近就一陣刺麻感傳上來。 處理這兩塊脈輪經常需要對話,不是人與人的對話,是能量與能量的對話。輕柔地靠近它,觀察它,傾聽它,試探它,有時候需要狠一點打開淤塞,有時候需要耐心等待讓能量滲透,有時候需要安撫勸慰,讓防禦打開,深深覺得脈輪就像人一樣,只是比人還誠實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