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柚子甜在清邁】用身體,為旅行寫日記

有在追蹤我IG的讀者,應該有看到我PO的一個趣聞。

昨天經過一個冷飲攤坐下小憩,點了一杯抹茶牛奶,還跟老闆娘說 “No ice pls.” 結果她用破碎的中英混搭說,幫我加「依顛顛」就好,我想說好吧,台灣也常常這樣,就點了點頭同意。
結果端上來那個「一點點」根本就是厚厚的冰塊層XD,很早就不喝冷飲的我心裡深深呼了一口氣,但想說算了,搞不好人家的「依顛顛」真的是這樣,於是默默地把冰塊撈掉,只留一點在杯裡讓它慢慢給太陽融化。

不過有趣的是,正因為「被迫」喝下的這杯冷飲,才讓我觀察到:自己的身體似乎在不同的氣候土地上,已經開始出現了微妙的變化。

***

台北可能因為環境潮濕,體內寒氣濕氣不容易排掉,以前身體會自動排斥吃水果,也排斥生冷的東西(包含生菜和低於體溫的飲料);但是十月的清邁是非常舒適的地方,太陽熱而不毒,空氣乾爽宜人。夏季的台北我經常要掏出手帕擦汗,但整個下午我在清邁古城長途行走萬步以上,身體卻沒出什麼汗(可能直接就蒸散在空氣中了),體力也比在溼熱的台北盆地步行還要好非常多。

在氣候乾熱+運動充足的情況下,我發現身體居然開始很自然地接受生菜水果了──泰式料理很多都會附上生菜、生黃瓜、生豆芽菜之類的,現打果汁也是三步一攤五步一店,每家出品都是滿滿的冰,包括我拿在手上的這杯有著厚冰層的抹茶牛奶。

以前在台北就算撈掉冰塊喝,胃啊身體啊還是會不舒服,對甜味的接受度也很低;但進入熱帶國家、辛香料飲食、大量的步行運動又曬很多太陽,適量水果反而可以降火氣、而冷飲只要慢慢喝就無妨,因為寒氣濕氣代謝得很快,晚上睡得也熟。更不用說古城慢活的人生讓壓力歸零,身體比在台北辛苦慢慢養還要好。

對身體有敏感度是很有意思的事,同一株植物種在不同地方已有不同的樣貌,更別說身體吸取不同緯度國家的養分、氣候與作息步調。這幾天下來身體的改善,真心讓人覺得台北盆地不適合養生,以後真想搬到乾爽的地方長居啊….

***

臉書搜尋:柚子甜剝心事
IG搜尋:柚子甜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不安的出口

最近跟身體課老師一起玩舞蹈創作。 方式很即興,每次都不一樣,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的元素,也可以取材別人的元素彼此串連,加入自己的詮釋,沒有標準動作,只有夠不夠像你,夠不夠表達盡興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如何培養幸運體質 之一

上回說到去馬祖小旅行的時候,整個陰德值大爆發,迸出很多不可思議的幸運。 很多人看了都說,好棒喔!運氣太好了!怎麼這麼幸運,平常一定做了很多好事。 有意思的是,連我媽都跟我說:「你真樂觀耶,換作是一般人早就先被氣死了,不會有這麼正面的想法。」 我第一個反應是:蛤?樂觀?
Read More
Read More

我們最後想愛上的人,是自己

身心靈有一句話說:先愛自己,才有能力愛人。   愛自己的修練是一條長路,就跟愛人的能力一樣,內在層次成長,愛的細緻度也會有不同。我夠愛自己嗎?幾年前我還蠻肯定的,但隨著時間遞延,我只敢說,我對自己的覺察蠻足夠,但經常流於嚴厲,以至於愛自己的能力沒有隨著成長,反而成為會挑剔自己的人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為什麼想檢討受害者?

最近政治人物遭受家暴的新聞鬧很大,看到的第一時間當然是義憤填膺,從骨子裡湧出的怒火瞬間沸騰。   當又看到身邊很多朋友,紛紛冒出來來 #metoo 各種經歷過的精神/肉體親密暴力時,又像有一桶冰冷的水從頭上澆下來,寒氣透回背脊,心裡想著:竟然嗎?你也是?妳也是?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