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柚子甜在清邁】原來我從來不懂什麼是生活

短居旅人有一種罕見的特權,那就是無所事事。

以往出國旅行都很像行軍,即使已經盡量不要排太滿,還是免不了覺得

「哎呀都來了,至少要看一下OO吧」
「難得出國了,不去一下XXX怎麼行。」
「雖然很累,但沒去OO和買XX很可惜,就咬牙撐一下吧!」

錢都花了、假都請了,不把行程排滿一點,該吃的吃一輪,下次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,什麼慢活,回台灣再說吧!我完全可以理解的。

但是短期居住的旅人就不一樣了。

***

離開台灣前,我被不只一個人問道:「你是要去清邁閉關啊?」我回答:「不,『閉關』對我來說還是有想『做什麼』,但我是去『生活』的,也就是『什麼都沒打算做』。」

生活對我來說就是,如果今天想去看寺廟,就穿上好走的鞋子,擦好防曬油,水壺裝滿水,沒有計畫,沒有路線、不用想太多就走;

如果今天什麼都不想做,短居旅人最多的就是時間,睡到自然醒,在床上喝熱茶看Netflix,下午出去吃個飯,到寺院做泰北特有的Tok Sen棒槌按摩,躺著看天花板放空。

按摩完之後,我也不趕著離去,而是在寺院外樹下的搖椅坐著晃悠,一邊拿起帶出門的平板,把出版社寄來的稿子慢慢看完。

心靈像一根擰得很緊的繩子,在這塊土地上一點一點地慢慢舒展開來。我才發現自己早已面目全非,看似很懂生活的我,原來什麼都不是,只是努力活得像個人而已。

***

話說我很喜歡逛寺院,並不要求要有名或壯觀,只要獨特而幽靜即可。泰國寺院要求女性穿著得體,按照讀者的建議,我出門雖然都是熱褲或背心,但都會帶一條沙龍在包包裡,一入寺院就繫在腰間,或是披在肩上蓋住裸露的手臂。

以前我會嫌這些禮俗麻煩,但習慣了以後,反而覺得那條沙龍像是一條彩色的袈裟,幫助我暫時收斂起紅塵的野性。大陸十一連假結束後,清邁的巷弄與寺廟恢復了寧靜,很多時候我踏進大殿,裡面只有我一人和佛祖靜悄悄地對望。

每回我照慣例脫掉鞋子,赤腳踩在冰涼的地磚上,仰望著高聳莊嚴、金碧輝煌的佛像,虔誠地鞠個躬,然後靜靜地坐在佛像前,閉上眼睛,什麼也不想,什麼也不求。

就這樣一個旅人,一個古城的過客,一顆歷史上的細砂塵埃,有幸與歷史一起沉默片刻,已別無所求。

***

臉書搜尋:柚子甜剝心事
IG搜尋:柚子甜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過度依附,是因為沒有長出根

昨天終於把《良善之地》第四季看完了。   必須說第一季讓我很激賞,第三季開始有點拖戲和不合理的地方,不過第四季結尾我喜歡,整體來說還是很有啟發性的一部劇。   其中可以探討的地方太多了,裡面隱含著輪迴、善惡與人性的探討,寫好幾篇都足夠。不過在不暴雷的情況下,倒是想聊聊最後一集啟發我反思的段落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好好花錢,也是一種修行:金錢是一種能量,而如何使用金錢,就是如何使用「能量」

一位想報名〈金錢戀愛課〉的朋友,用不太好意思的口氣問我:「我目前已經有穩定工作、短期內也沒有要換,每個月薪水都是那樣,真的有需要上金錢戀愛課嗎?」   言下之意大概是,我就是個領死薪水的,就算搞好和金錢的關係,短期內金錢也不會變多,那我上這個課幹嘛?   ***
Read More
Read More

【柚子甜在清邁】徒步繞城:撿拾的是平靜,放下的是執著

沒什麼事幹的短居旅人,會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,例如:徒步繞城。   那天起床心情很阿雜,已經記不起是什麼原因了,但躺在床上翻來滾去的時候,有個念頭掉下來砸到我額頭:佛教徒在朝聖時會繞塔,那我就來繞城吧──徒步繞行這座七百年歷史的蘭納王朝的古城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餘裕感,源於美好日常的對焦力

「餘裕感」需要很多金錢嗎?需要花很多時間嗎?   在我自己的生命體驗裡,它真的不需要很多錢,甚至也不是有時間就能辦到。   更重要的是「對焦力」,一種日常就要細細品嘗鍛鍊的心態。  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