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終於把《良善之地》第四季看完了。
必須說第一季讓我很激賞,第三季開始有點拖戲和不合理的地方,不過第四季結尾我喜歡,整體來說還是很有啟發性的一部劇。
其中可以探討的地方太多了,裡面隱含著輪迴、善惡與人性的探討,寫好幾篇都足夠。不過在不暴雷的情況下,倒是想聊聊最後一集啟發我反思的段落。
***
最後一集,某位主角說他知道時候到了,要平靜地離開這個地方,意思就是進入永恆的死亡與昇華。他的伴侶非常激動的說,你怎麼可以丟下我?不斷懇求他不要離開,因為自己一直都覺得很孤單,需要有人陪伴,拜託他不要走。
《良善之地》大部分的情節都很搞笑,這一段少見的讓我內心刺痛起來,我知道有某個課題被勾動了──對啊,因為我也是個很孤單的人,如果一個人在永恆的時空中和我相戀這麼久,卻要永遠離開我身邊,我要怎麼接受這個巨大的失落?一定也是拚了命地想抓住和挽留。
但我同時想到一件弔詭的事:不用說在永恆的時空了,光是短短三十來年,我就有不知道多少次,覺得某個人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,如果失去他,會在我生命中挖出一個巨大的缺口,未來不知道要怎麼過。
之後緣分盡了分手,甚至有了新對象,多年後我再回想起來,那些「沒有你我要怎麼辦」的人,好像沒有了也不會怎麼樣。但我有因此變得豁達嗎?沒有,對當下交往的對象,我又會覺得「天啊我不能失去你,你太重要了,沒有你我會垮掉。」
忍不住覺得好笑。
***
有人可能會覺得,愛情不就是這樣,愛的時候當然會覺得一天沒有你不行,不愛的時候死生不復相見都無所謂。
但我更認為是,與其說那是愛情,不如說是「匱乏感」。
因為內心的匱乏感太強烈了,只要有人能接住我、填補我,當然會覺得沒有他的人生不行,認定他的存在只要一消失,我就會垮掉,所以拼命抓住。換言之,我並不是因為「他」這個人而愛他,只是因為他能「給我」我缺乏的東西,所以愛他。
***
我腦中浮起了這張自創的「情緒光影卡」:每張牌的原型都是一種人類情緒,這些情緒都可以從正面/負面解。正面是正確使用這個情緒,不足或過度就會變負面。
當時設計這張「支持/依附」的時候,正好就是在描繪這樣的內在狀態:一個根不穩定而搖搖欲墜的樹,被柱子有力的支持而維持站立。
正面的解讀就是,一個人的脆弱被適當「支持」,就能夠繼續成長下去。負面解讀則是,如果「過度」依賴外在扛住自己,根系永遠不會健壯,那這樣就只是「依附」而已。
兩者的差別就在於:有沒有在在「適當支持」的過程中,為自己長出根來。
***
我過去之所以會這麼恐懼「一直陪伴自己的伴侶突然抽離」,其實活生生就像這棵失根的樹。
當對方在我身邊我的時候,內心的寂寞感就暫時消失了。當對方還愛我的時候,自我價值的低落就受到填補。甚至對未來的不確定,也因為有個人可以寄託而暫時逃避不去想。
但我在過程中並沒有長出根來,而我的潛意識是知道這一點的。
因此我非常恐懼對方一旦離開,就會像支持搖搖欲墜大樹的柱子忽然抽掉,我會變成一個連根拔起,攤在地上什麼都不是的人──這也讓我在關係中,無意識地會過度討好、不敢讓對方生氣,因為生怕自己沒有顧好這根「柱子」,自己會面臨精神的重大死亡。
我活出的是負面的「依附」,而且越活越脆弱。
***
直到接觸身心靈,長年鍛鍊內在覺察之後,才慢慢意識到這種過度依附,也練習把注意力留在自己身上,澆灌出自己的根。
「根」是什麼?要怎麼養?這是一個更深層的問題。簡單來說,是自我照料、自我接納的能力。「根」不好養,「依附」很容易,但真正養出根的人,在關係中愉快和自由的時刻很多,也能和對方彼此支持。遇到分離當然也會哀悼,但不至於到被摧毀的程度,因為已經能夠穩住自己、輸送給自己最好的養分。
***
之後〈情緒光影卡〉上市,預計就會透過這套自創的牌卡,開啟一系列覺察課程。
例如,我們透過這張「支持/依附」牌,看見自己過去什麼樣的感情模式?如果我現在是過度的「依附」或是另一種極端「不敢依附」,只想保持疏離,要怎麼要進展到「支持」?我慣常做什麼樣的事,來逃避自己的失根?又有什麼樣的事,可以幫助我長回自己的根?
每堂課會用幾張牌,紮實地做內在探索。同時在這個過程,等於開始用生命經驗詮釋這套牌卡,之後就可以進展到自由解牌占卜,完全不需要死記牌義囉!
***
另,有讀者問:想知道要怎麼照顧好自己的「根」,這個真的可以再出十本書了XD
真的要說,我認為照顧根就是「好好吃飯、好好睡覺、好好覺察」。前兩者是身體層面,這部分我幫不上忙,但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(系列文置於留言處)。
「好好覺察」我倒是能可以,我的課程、文章、書籍、心靈問路服務,其實全部都環繞「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」。
不過雖然能幫忙找盲點,實際修練還是百分之百要靠自己唷!「照顧自己」也是「養根」的美妙之處,不是嗎?
===========
☆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☆ 柚子甜剝心事
臉書:YS Tian
IG:柚子甜
Podcast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