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刊載於《女人迷》:泰式按摩教我的事:想放棄其實是「沒安全感」
2018 年 10 月,我在清邁短居一個月。
「咦,住一個月那麼久要幹嘛?」每次別人都這樣問我。沒有幹嘛啊,我是來生活的,我一貫這麼回答。
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。我是來生活的沒錯,但無所事事的日子過久了會膩,也不想走太觀光客的行程,恰巧爬文時看到部落客《基隆游太太》的網誌,分享在清邁報名了小班制的按摩學校,學習泰式古法按摩。我深深被她文中那句按摩後的體悟「你連自己都沒照顧好,又能完成什麼偉大的事情?」打動,馬上查妥了資料,出發前就上網完成了報名。
有人問我,學按摩?那你至少是對幫別人按摩有興趣吧?
不,其實正好相反。我在報名按摩學校前,是個「只想被別人按,自己完全不想按人」的傢伙,深深覺得學按摩是自找麻煩,只會被貪圖享受的人使喚「來來來,我肩膀這裡很痠,你幫我按按」(對,我就是在說我)。再來,聽到別人特地去學按摩,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會問:「你以後要以按摩為業嗎?」「沒有?那你學這個要幹嘛?」
但事實上,很多人學按摩真的「沒有要幹嘛」,只是想透過這個媒介,找出一套和身體相處的方法。在我決定要學按摩時也發現,我對自己身體結構一片茫然,常常這邊緊那邊痛,亂轉亂壓亂伸展,有時候確實暫時紓解,有時候卻適得其反。「學泰式按摩」對我而言,不是習得一技之長,而是翻開大航海時代的第一頁,引導我踏入那共處了三十年,卻依舊陌生的人體海洋。
在「學按摩」的體驗上,我不打算多著墨在「按摩」本身,而是想分享「學」這件事──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學按摩,但你只要活著就必須「學」點什麼,不管是透過書本、補習、線上課程、或是有人親自傳授。
尤其在這知識爆炸的時代,小孩子要上學、年輕人要升遷、中年人要進修、連老人都要學會上網。只要我們活著,一定都脫離不了「學」這件既酸又甜的苦差事。
由於上課是小班制,同學連我只有三個人,上課的第一天,我就驚覺自己又掉入了學習地獄。我並不是一個很擅長記憶的人,學生時期最痛苦的就是背公式、記單字、背課文,最沒辦法接受的就是有人告訴我「沒有為什麼,先背起來就對了」。
沒配備道理的知識,就跟水煮青菜沒加油鹽一樣,硬逼我吞下去只會反胃,因此整個求學過程,我跟知識的關係都是吃了又吐、吐了又吃,考試成績好不好,跟智力和理解力沒有太大的關係,而是取決於我這次胃裡還有多少殘餘。
這個狀態一直維持到我進職場之後,才發現自己並不是根白蟻都懶得吃的朽木。我當時進了一個專業門檻非常高,因此通常不太錄取非本科系、或是完全沒有相關背景的產業。剛進公司的時候,每天職前訓練我都在打瞌睡,那些專有名詞、技術和單字,在我腦中都像蒼蠅一樣,徒然嗡嗡嗡地轉了一圈又飛走,什麼痕跡都沒留下。
但後來某一天,公司安排我去參觀廠商,很多人都覺得「工廠有什麼好看的」而興致缺缺,但我一到現場整個就醒了過來,興奮地四處看機台、問技術、問專有名詞、不斷的想出很多以前沒想過的問題,一一拿書本和工作遇到的問題交叉比對,從那之後,這些我摸過、看過、聞過也問過的東西就牢牢地記在腦子裡,而且再也沒有忘記過。
那一刻,我忽然理解自己其實不是「蠢」,而是我的學習屬於很強烈的「實戰派」。紙上談兵完全無法觸動我的感受,因此過目即忘;但是只要讓我操作過一次,讓我知道「為什麼可以」、「為什麼不行」,那些知識就會直接被我吸納進血肉,變成我腦內圖書館的一部分,而不是擺在一旁冷冰冰的參考書。
頭兩天上按摩課的時候,我遭遇到的是相似的挫敗。泰式古法按摩是一種結合肌肉、骨骼與能量線(類似中醫講的經絡)的技法,按摩的先後順序、能量線與穴位點的相對位置,也一個比一個還瑣碎。
雖然上課老師會實際示範,也會讓你跟同學互相練習,但是當我按的時候,還是被老師糾正一百零一次「能量線位置偏掉了」「現在要用手掌不是手指」,不然就是一直漏掉動作「你剛剛忘記幫對方伸展了」「這個點要重壓二十秒,不,不是那裡,是這裡,還要感覺到血液脈動。」
同學們記性好,在輪到我練習時,還會偷偷提醒我下個動作是什麼,我卻一直滿頭大汗的翻課本,有時還搞不清楚自己做到第幾步,老師有幾次看不下去,還重新示範一次給我看,讓我頓時有種「天啊,我是不是根本沒天分,還在這裡拖累同學進度」的羞愧感。
那天我回家之後,我發現自暴自棄的我,心裡很想把責任丟給「算了,我就是沒按摩天分」就結案。可是我仔細想想又不太對,如果是其他領域就算了,但上泰式按摩這種「解構身心」的知識,原本就是我有興趣的領域,想放棄是真的「沒天分」或「沒興趣」嗎?還是只是「沒有成就感」?
人的內心結構是很微妙的,有時候我們輕易就放棄,不完全是因為「不適合」、「沒天分」,只是因為不夠「懂自己」。
「懂自己學習法」之一:放棄之前,問問自己「如果我今天被稱讚了」呢?
當我意識到自己「挫折想放棄」,可能跟「沒有正回饋」有關時,我就反問自己:「假如我今天是被老師稱讚呢?我還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嗎?」
我馬上發現答案是否定的。因為第一天上課時,老師說我的拇指可以後彎,是很適合按摩的手,當下我就覺得心花怒放;我又想到,如果今天同學記性剛好比我還差,換我要打 PASS 告訴他下個動作是什麼,我就會認為自己超適合學按摩,搞不好回家還會打開課本勤勞的複習。
「成就感」對我的學習意願影響太大了,大到我甚至會因為沒有被稱讚,就把原本有興趣的東西,直接閉眼推到「我沒興趣、沒天分、不想學」的垃圾堆,這樣就不必面對受損的自尊。但是這樣做,等於把自己的人生選擇,全權交付給外在環境決定──但我到底是真的試過以後「確定沒興趣」,還是沒成就感讓我「以為沒興趣」?
在放棄之前,我們可以試著假定,今天被老師稱讚表現好、被同學問問題、幫外行人完美解決麻煩。當「成就感」條件滿足時,你還是覺得沒興趣嗎?有些人還是覺得沒興趣,那就可能是真的不適合;但當你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有興趣,至少願意再嘗試一次時,不妨參考下一個步驟,改善你的學習意願。
「懂自己學習法」之二:別照單全收,量身訂做你喜歡的學習方式
傳統的教學方法必須滿足大部分的人,深度必然會被犧牲──但是這並不代表你要照單全收,你可以選擇自己為知識「調味」。
我在上課的時候,發現技法步驟之所以對我來說極度困難,是因為我不理解「為什麼」。沒有脈絡貫穿,就像少了繩線串起的珠子,我沒辦法靠強記硬背,就說服自己「下個步驟就是這樣,沒有為什麼」。
沒有為什麼,課本也沒有寫,也不可能每個動作都追根究柢,沒關係,那我就自己編。這個動作做完要先記得伸展,是因為剛剛的指壓方法比較刺激,肌肉可能會糾結,所以要伸展舒緩。那個動作完成後,要先把腳放下做另外一側,不然腳舉太久對方會麻。
此外,我也觀察到自己因為記性不好,需要會常常瞄課本提示,但課本是英文的,字又比較小,圖片也比較糊,反覆比對會耗掉太多時間,因此我後來發明一招:老師邊講的時候,我邊用自己能懂的方式在旁邊寫成簡單的大字中文,人腦閱讀母語的速度會比外語快很多,接著我也在示範圖上,用箭頭畫重點施力方向,增加辨識速度。
剛剛的「編理由記憶法」已經大量減少我的大腦負擔,加上簡易明瞭的中文提示,讓我即使還單腳踩在同學大腿上,也能馬上往課本瞄一眼,就順暢接到下一個動作。
這樣的方法,完全彌補了我的「記憶腦殘」弱點,也符合了我的「實戰派學習」特質,實地操練忽然變得非常順利──因為有了自己能懂的理由貫穿,操作按摩就像撥一串念珠,每撥一顆,下一顆就自然接上來,根本不太需要想,跟之前左支右絀的慘樣天差地別,而老師也頻頻稱讚:很好,很好,Good!
那一刻我忽然能夠理解,為什麼 “Know Yourself” 這句至理名言,會被鐫刻在希臘的阿波羅神殿大門上──「懂自己」真的太重要了!在任何事情上都是。
當你不懂自己,你就只能墨守成規;當你懂自己,你就能拿到通往目的的鑰匙。
後來這個「懂自己學習法」,也被我活化運用在學外語上。在清邁短居的時候,因為不識泰語,跟各國的人交到就只能用英語,但我已經很久沒用英語,覺得自己退化太多,想要再好好加強一下。
以往想到「加強語言」,我第一時間就只知道傳統的背單字、買課程等等。但現在我了解自己是「實戰派」,背誦式學習大概只能撐三天就放棄了,我既不拚考試,也沒有職場需求,因此直接放棄這些學習方法。
改成平常上網查資料時,也多瀏覽一些英文版的文章;或看 Netflix 的時候,直接切英文字幕,逼自己用情境去聽、去理解──其實小嬰兒不也是這樣嗎?他們在識字以前不可能查字典,但聽久了、看久了、跟情境結合自然就會了。
我在泰國,也遇到很多當地人通一點中文,基本溝通沒問題,好奇問他們從哪裡學的,他們也聳聳肩說「沒有學啊!因為遇到很多中國觀光客,久了就會了。」
當我越「懂自己」之後,我開始回想自己以前放棄過的東西,心裡覺得有點慚愧。我學過很多,也放棄很多,語言、音樂、運動、舞蹈等等,有些是真的深入思考過後,確定自己真的沒天分、沒興趣,只是被「好像很帥」吸引,可過程中花費的精力與折騰,完全跟的膚淺快感不成比例,對這件事本身也毫無深入理解的意願,因此放棄是好的,也是應該的,彼此不要浪費時間。
但也有很多東西,我太快敗在「沒成就感」,以及「不適合的學習法」上,但其實它的本質我是喜歡的,只是被成就感左右、也不知道怎麼打造新的學習方法,又不願意勉強自己「吃苦當吃補」卯起來硬學,因此中途放棄了很多東西。幸好只是興趣,隨時都可以拾起,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加料,而不是勉強自己像吃沒加鹽的水煮青菜一樣──明明很難吃,卻哄騙自己很健康、一定要吃。
而這次泰式古法按摩課程,就在完成了三十個小時的受訓,每天腦漿和精力榨得乾乾淨淨,回飯店直接昏迷的程度後,終於從泰籍老師手裡拿到結業證書──說不想哭是騙人的,除了像是拿到一張身體探索地圖,也朝心靈的殿堂更前進了一步。我想送給自己,也送給讀這篇文章的你一句話:
「懂自己」是永遠不嫌晚的一條路,也是最讓人悸動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