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門旅居筆記:在這塊土地,我可以好好睡覺

兩次金門旅居都發現,只要熬過頭幾天的適應期後,我就會睡得像嬰兒一樣香甜。

在都市裡我常常淺眠、早上起來還是很累,要很注意生活習慣,才能換來難得的一夜熟睡。

***

但在金門旅居的時候,我意識到自己完全沒在擔心睡不好,常常倒在床上就斷片,下次醒來就是天亮。

回台北躺到昂貴的床墊上,反而又睡不好了,屢試不爽。

於是慢慢摸索出幾個理由,在金門很好睡,在台北很難睡的原因。

***

。很少久坐

為了取材寫書,我每天都跑一大堆景點,幾乎沒什麼機會久坐。

只要沒久坐,身體問題就解決一半,我的肢體僵硬、胸悶、膏肓痛通通都好了。

身體柔軟舒展,自然就容易沉入夢境。

***

。很少用腦

在台北不管是寫作,還是心靈問路,通通都要把大腦轉速開到極致。

一整天下來,大腦非常耗損,身體卻缺乏運動,能量都卡在腦部下不來,繼續轉個不停,晚上自然不好睡。

我在金門時,原本的工作量只接最低限度,民宿幫手工作又是體力活,幾乎沒有在用腦工作。

大腦能量被疏散,晚上身體累的時候,大腦不會繼續燒,完全可以做到「累了就睡」的程度。

***

。房間很暗,又是黃光

旅居時住在閩式古宅,標準的明廳暗房規格。

外面就算天光大亮,只要沒把木窗打開,白天就跟半夜一樣黑。

晚上房間的燈具,也都是昏暗的黃光,和台北白晝似的房間有天壤之別。

所以一到晚上,就算想開著黃光看書玩手機,也很容易就昏昏欲睡。

***

。超級安靜

我住的歐厝是很安靜的聚落,住處也離馬路遠。村子裡要聽到車聲、喇叭聲、施工聲根本就不可能,連聽到人講話都是偶爾,完全沒有「吵」的概念。

但在台北,這些聲音根本是日常標配。我的耳膜在金門很快樂,被噪音吵的煩躁完全歸零。

***

。有實體接觸的朋友

在書上看過一個說法是,寂寞的人容易睡不好,因為內在缺乏被支持的安全感。

我覺得有幾分道理。在金門,天天都會見到認識的人,要去找朋友也是傳個訊息,隨便約一下就能出現,甚至三天兩頭一起出去玩。

在台北,我又是在家工作者,長期都是隔離狀態,朋友都是靠網絡有一搭沒一搭的聯絡,很少實體見面,長期處於極度斷裂的交友關係中。

每天都被活生生的人友善地陪伴,內心確實很有被支持的感覺,寂寞感比在城市低很多。

***

仔細想想,我在金門過的生活,不就是回歸人類最原始的需求嗎?

很少久坐、很少用腦、入夜昏暗、環境安靜、人際連結緊密。

而都市生活,卻一切都反其道而行,表面上更「進步」和「方便」了。

但剝奪本能的生活,連好好睡覺都很難的日子,真的有比較快樂嗎?

***

我的身體很誠實,他還記得,人類原本應該要怎麼生活。

在這樣的環境裡,可以每天日落之後,毫無防備地沉沉睡去。

我眷戀這樣的日子,還沒離開,就開始想念。

***

(圖片攝於金門。甄洋樓)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我們最後想愛上的人,是自己

身心靈有一句話說:先愛自己,才有能力愛人。   愛自己的修練是一條長路,就跟愛人的能力一樣,內在層次成長,愛的細緻度也會有不同。我夠愛自己嗎?幾年前我還蠻肯定的,但隨著時間遞延,我只敢說,我對自己的覺察蠻足夠,但經常流於嚴厲,以至於愛自己的能力沒有隨著成長,反而成為會挑剔自己的人。
Read More

關於茶樹純露與皮膚照顧

以下是個人經驗分享,細節有點多,但對於有需要的人來說可能很重要,所以我還是會詳細寫出來。   前陣子我才知道自己的皮膚超敏感,因為我平常沒有迷保養品,都是看皮膚科醫生的文章,洗臉以後薄擦凡士林而已,安全到不可能有過敏反應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