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以為自己在走出舒適圈?實際上「受苦」才是你的舒適圈

圖片來自網路

「走出舒適圈」,是很多人習慣掛在嘴上的口號。

舉凡出國壯遊、跨入不熟悉的領域、嘗鮮等等都是走出舒適圈;其中伴隨的辛酸血淚,被視為是成長的助力,因此很多人一直把「走出舒適圈」當作是自我的重大證明。

比起一遇到挫折就逃避,走出舒適圈當然是值得鼓勵的;但是,很多人卻容易在當中變得矯枉過正:只要一覺得不舒適,就馬上告訴自己「不行,一定我是太習慣舒適圈,我一定要挺過去,不能被說是顆爛草莓」。然後就這樣硬著頭皮蹲下去了。


你知道嗎?其實「習慣讓自己受苦」,也是一種盲目的舒適圈。



人們太想要馬不停蹄地前進,因此不斷地找自己麻煩、餵食自己痛苦,以為只要受了苦、拚了命,就會換取不斷成長,因為停下來、慢下來,反而會讓他陷入萬分痛苦與焦慮,因此寧可一直往痛苦拼命撞,即使撞破了頭,社會也會對此報以熱烈掌聲,覺得他們實在太棒了。


對這樣的人而言,「受苦」並不是跨出舒適圈,「受苦本身」才是他們的舒適圈;

真的要跨出舒適圈,其實反而是「挑戰慢下來」,而不是「挑戰受更多苦」。


看起來很簡單嗎?錯!人們根本做不到,只要慢下來兩天,他們就會受不了,繼續返回「可以讓他們繼續受苦」的舒適圈──因為他們太想要掌聲,太想要別人看得起自己。


那麼磨練吃苦是不好的嗎?當然不是。磨練是需要的,但我們必須先搞清楚「自己是為了什麼在接受這些磨練」。


你為什麼要死撐在現在這份工作?因為你需要它的資歷、還是怕被人說無所事事?

你為什麼每天加班到爆肝、腳踝都扭傷了,還堅持要每晚夜跑一小時?
因為你真的熱愛運動、不跑會死,還是想要跟臉書的朋友炫耀你很強、很有意志力?

你為什麼要犧牲睡眠,接一大堆案子,每天都用滿坑滿谷的工作塞爆自己?因為你真的需要錢,還是你不知道怎麼面對別人說你沒有成就?

你是真的想要磨練之後的那個獎賞,還是只是不能接受自己「不做點什麼?」


沒有弄清楚目的的前進,其實只是一種逃跑──被自己「習慣受苦」的慣性推動的逃跑。


如果你正在面對自己拚了命卻還無法滿意的現況,請記得靜下心來問問自己:

你現在馬不停蹄的腳步,到底是在逃跑,還是在前進?
 
 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忍受「無聊」,是快樂的路徑

在看一本科普的書,裡面一段正好又提到了我在《專注,是一種資產》裡也引述過的實驗:   維吉尼亞大學讓受試者單獨處在一個房間裡,可以選擇無聊的坐著,或選擇被「介於被針扎到中等程度的牙痛之間」的電擊。受試者在實驗開始前都體驗過疼痛程度,因此如果選擇被電擊,並不是出於單純的好奇心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寂寞時刻的幸福力

當我特別開心的時候,常常是在錄Podcast訪談的時候。 因為會上節目的來賓,往往都是頻率很相近的人,對談本身會產生大量的能量交流,彼此會全神貫注地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,並且很認真地回答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