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叫作「就是不愛了」?

圖片來自網路

 

有時候,我甚至難以置信,科學昌明又邏輯嚴謹的現今,大家會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相信邏輯、講道理;但是一講到感情,一堆人馬上會眼睛一蒙,變成「感情沒什麼道理」、「就是沒有理由的喜歡」、「反正,就是不愛了。」

 

我一向相信心靈也是一種科學,是可經觀察和檢驗的,所以我不太相信什麼叫「就是不愛了」,對我來說這種回答接近擺爛,近似於把公司交代的專案搞砸,員工直接手一攤說「就是失敗了。」


社會不允許我們把工作搞砸還擺爛,所以我們會認真地思考為什麼專案會失敗;但普世價值卻充滿了「感情可以不用解釋」的幻覺,因此大家習慣把情感失敗推給「就是不愛了」,反正大家多少也都吃過情感捉摸不定的虧,也都能夠勉強接受這種手一攤的答案。


當然,如果是意圖不解釋,「感情不就這樣」倒不失為一個逃避的好藉口;不過對於不想再跌得鼻青臉腫的人來說,細細思索為何不愛的答案確有其必要,不管是對方不愛還是自己不愛了,從愛到不愛之間,一定都有某些元素的變化,不可能憑空消失,只是那個元素妳不知道而已。


我指的元素不是指「第三者」。而且就算有第三者,也不是真正的理由:倘若妳們中間有第三者,也是因為「他喜歡的從來都只是新鮮、不是妳這個人」、或是「他喜歡的是妳交往前的樣子,但妳交往後就變了一個人,所以他漸漸不愛了」等等,這樣才算比較接近理由的理由。


從這裡開始,我們也才能夠深入思考「為什麼我總會迷上只貪圖新鮮感,眼裡卻不是真的有我的人」;追根究柢,也許是因為妳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無比厭倦,才會在遇到玩咖時,覺得對方就是拯救自己離開泥沼的救星,忽略了他的危險,也忘了自己才有拯救自己人生的義務。一個人有了這樣的自我認識,下次遇到類似的對象來招惹妳時,就會有幾分警覺,不會又一頭熱的栽進去,等鮮血淋漓的出來又哭泣自己為何總是遇人不淑。


其他事情也是一樣。


為什麼興致勃勃地去學彈琴,確學了半年就想放棄?「就是膩了」不是理由;多花一點時間觀察自己,真正的理由或許是「發現要練到自己想要程度,需要花的力氣遠勝於自己的意願,所以開始意興闌珊」、「原本之前學彈琴只是為了紓解工作壓力,但現在卻發現練琴給自己更大的壓力」。


用積極的態度找到理由才放棄,也是一種負責任,遠勝過只是一股腦推給「不愛了」、「本來久了就會這樣」;甚至勝過盲目的堅持,因為盲目的堅持,只會造成更大的迷惘和自我耗損。


清晰的真相往往能讓我們放下,挖得夠深、理得越清晰,下次遇到同樣的臨界點才能早點收手撤退,或是下次根本不去淌這渾水;否則反覆在「一頭熱的嘗試」和「不知道為什麼失敗」之間擺盪,久了真的會嚴重喪失對自己與他人的信任,覺得命運為何一直在辜負自己。


親愛的,命運從來沒有辜負妳,只是妳要好好看清它的提醒。


請勇敢地為不愛找理由。因為不愛,真的有理由。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不心疼的勇氣

很多人以為做心靈工作需要很大的愛心,我反而回答,太有愛心就糟了。 當妳的工作是去傾聽一個比一個慘的遭遇,看到一個接一個的破碎感情,太有愛心的人其實會受不了。當自己情緒都處理不完了,談何超然獨立的指出盲點?
Read More
Read More

最可怕的不是買房,而是不知道自己會錯過什麼

我遇過不只一位案主,牌卡建議很明顯就是換工作(既然已經做得很痛苦又無法成長)、去學些新東西開發興趣(既然覺得生活已經乏善可陳又認識不到新的人)、想出國念書或打工都很不錯。 對方雖然也同意這些選擇可以改變困境,卻為難地說了一句: 「可是我沒辦法辭職。」「為什麼?」 「因為我買房了,經濟壓力很大。所以要我去學什麼新東西,我也要考慮能不能負擔。」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