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品,沾黏了你的意念

最近發現自己有一種特殊體質:當我和一個人事物的緣分走向盡頭,和它相關的物品也會開始凋零。
 
離搬家越來越近,好長一段時間都沒壞的桌燈開始忽明忽暗,一邊打包時一邊劇烈閃爍,不得已把它關上,卻也沒打算換燈泡了。搬家後會有新檯燈,也正好在和房子的緣分盡時,迎來它的消亡。
 
***
 
有時候,物品甚至比人還早知道終點近了。
 
曾經有一次,心裡在糾結要不要離開一段感情,明明還沒做最後的決定,身邊跟對方有關的好幾樣東西,不管是他送的,幫我挑的,或是我看到會聯想到這段感情的,都在短時間內故障的故障,壞掉的壞掉。
 
或許是人的意念沾附了物品吧,感知緣分到了盡頭,比我還早面對了現實。
 
焦頭爛額的處理這些損壞的同時,也像在整理內心的凌亂,最後確實就像這些離開我身邊的物品,那段感情也走到了盡頭。

***
 
不過我相信,或許這種巧合不是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,但「意念沾附物品」卻是每個人都存在的。
 
這種沾附,不見得是別人刻意留下來,而是我們的濾鏡賦予它能量的牽連。
 
留心我們留在身邊的東西,它們被我沾黏了什麼樣的意念?
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會想到誰?是什麼樣的情緒?
 
這樣的沾黏是為我們增加負擔?耗損?無奈?逃避?
還是快樂?鼓勵?幸福?親暱?
 
讓那些負面沾黏的東西離開,帶著感激地清理掉,或去尋找新主人(放心,只要原本不是沾黏太過強烈的負面意念,送出去不會影響到下一個人的。而且新主人夠喜歡的話,也會沾附新的正面意念上去。)
 
讓那些沾了幸福意念的東西留下來,並且好好地使用。別捨不得,不然久了之後,那些東西上面,可能會連結「我不值得」的意念哦。
 
===========
☆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☆ 柚子甜剝心事
 
臉書:YS Tian
IG:柚子甜
Podcast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
 
Photo by Jess Bailey on Unsplash Fac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資訊焦慮,源自於忘記生活

前陣子和朋友見面,聊完公事之後,他好奇問起我的〈情緒光影卡〉的各種細節。   我跟他解釋說,這是以「情緒」為主體設計的牌卡,我們很多人害怕情緒,其實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,過度或不足才會成為「負向」,但只要適度的覺察和調整,就可以平衡為「正向」,甚至更進一步,還可以透過情緒去覺察內在的課題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花蓮旅行筆記之三:恐懼的解藥,是你自己

九月去花蓮旅行三天,我沒說的是,那兩天晚上,我很害怕。 我住的是很特別的民宿,用碉堡的哨亭改建,位在海邊一座山坡邊,毫無遮蔽,夏末的夜晚山風海風包夾,不用冷氣也透心涼。 碉堡外有個專屬露臺,躺著就能看星星,旁邊是貫穿台灣的山脈的起點,依山傍海的,氣場強大,白天我是很喜歡的,但是夜裡一個人踩著樓梯回哨亭,我膽子小,心裡發慌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為什麼想檢討受害者?

最近政治人物遭受家暴的新聞鬧很大,看到的第一時間當然是義憤填膺,從骨子裡湧出的怒火瞬間沸騰。   當又看到身邊很多朋友,紛紛冒出來來 #metoo 各種經歷過的精神/肉體親密暴力時,又像有一桶冰冷的水從頭上澆下來,寒氣透回背脊,心裡想著:竟然嗎?你也是?妳也是?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