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習慣是一種軟實力

這次旅行最讓我震驚的不是高大上的古蹟景點,而是「洗手間」的素質!

仙台雖然很多地方都很鄉村,但我從來沒有缺過洗手間,因為密度極高,而且被照顧得非常乾淨。

***

女生對這點絕對深有感觸,平常在台灣外出,能遇到一間乾淨的都會感激涕零,因為大數公廁的馬桶圈都沾了尿漬、常常沒沖乾淨、地板也濕答答散發著阿摩尼亞的氣味,垃圾桶堆積如山,衛生紙常常沒有。

仙台大部分遇到的洗手間都是坐式馬桶,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疫情養成的習慣,通常都會蓋起來,導致每次掀起來之前都會有點怕(在台灣通常只有慘不忍睹的馬桶才會蓋上蓋子)。

但在仙台,不管前面大排長龍多少人,輪到你時整個馬桶都乾淨到可以直接心無罣礙的坐上去(但我還是會用隨身酒精擦一下就是了)。

就算是偏僻的停車場旁邊很少人用的洗手間,也是這般照顧得乾乾淨淨,絕大部分也都是免治馬桶,衛生紙端端正正折好三角形(如果沒折,還會貼個小紙條解釋說是為了防疫減少接觸)。

***

我相信這不是單純靠勤打掃,因為我也沒在這些地方頻繁看到清潔人員進進出出。

想來是靠全體的素養,每個人都知道要共同維護洗手間的整潔,所以即時前面連續好幾個人使用,輪到自己時依舊像剛打掃過乾乾淨淨。

這種旅行感受真是太愉快了,能把最細節的地方照顧好,真是一種強大的軟實力。

***

聽說日本人很樂意來台灣玩,我想到他們上台灣的洗手間應該會一陣經歷文化衝擊吧😭

(連我去過緬甸的洗手間都覺得比台灣乾淨,因為他們不是用衛生紙,而是用水清洗,順手就會把噴濺和髒污沖掉。所以頂多是地板濕答答,但通常乾淨沒味道)

希望台灣人也能有意識的照顧好洗手間衛生,勝過於花大錢蓋人造景點。

這才是舒適的旅遊環境最需要的軟實力啊!

(鯛魚燒攝於仙台鯛吉,還不錯吃但有點甜)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不管你去哪裡,旅行都有一種快樂的秘訣

剛一開始宿霧旅行規劃的時候,卻是連續好幾天困在各大訂房網、地圖和旅遊網站,頁面切來切去幾百次交互比對。   種種瑣碎的事情攤在眼前,大腦很容易過載。連續整個下午在電腦前殺紅了眼,一下被某篇文章說服,覺得難得去一趟,這幾個大點不能錯過。一下又覺得我不是喜歡慢步調的旅行嗎,為什麼要把時間排這麼緊?
Read More
Read More

有一種痛苦,是想重現過去的美好

印度 iSha 瑜伽中心附近的月亮餐廳,是吃膩了食堂時,想換換口味的好去處。   前幾天找到一種堅果球,是碎堅果淋上蜂蜜還是椰糖之類的,脆脆的,微黏牙,也不會太甜,非常好吃。 最近剛開始新的閉關課,課表很操,每天到下午已經累到像凌晨,於是決定偷個空檔,去月亮餐廳找這種堅果球當點心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人有需求的時候,沒有什麼學不會的

這次旅行途中,意識到英文口說和聽力退化很多。   以前英文最好的時候,我是能在美國度假打工,當觀光區的飯店櫃台啊🤣甚至因為同事和室友都是外國人,可以連續一個禮拜都只講英文,腦中murmur都用英文,幾個月後講中文都還有點吃力。畢業後工作是國外業務,所以每天和國外聯繫都要用英文,接待外國客人也沒問題。  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