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剔餵給頭腦的食物,你的靈魂會用平靜回報你

很煩的時候,我會看書。

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:所謂的煩,有時候不是因為發生什麼事。即便是躺在那邊無所事事也煩的那種煩躁,常常不是真的事多,而是來自資訊疲乏。

手機一滑,刷刷刷地就向腦袋倒灌海量的新聞、照片、別人的生活瑣事。可愛和不可愛的並存,重要和不重要的沒得篩選,而是看演算法的臉色。那訊息閃過的速度,比人生跑馬燈還快(是看過嗎),疲乏的大腦根本無法消化,明明也沒有心情不好,滑久了,就是一個煩。

大腦塞爆了。但好幾次救了我的,是看書。

忙到頭殼燒壞的時候,我睡前放縱自己手指在塗鴉牆上奔馳。滑到沒得可滑了,就轉戰Line,Youtube、IG,看到沒得看了再從頭輪轉一次,中間再沒事去開開信箱,連舊影片舊照片都拿來回味,直到看得開始胸悶氣短,心浮氣躁,心中驚覺不能再這樣,馬上以擲鉛球之姿把手機扔回床頭,爬到沙發上拿起書看。

每次被網路搞得資訊焦慮,那一頁一頁單純的書,一行一行必須照規矩排隊的字,作者精心鋪陳的情節,都能像紡錘一樣把腦中的亂紗梳平。約莫看了五六頁,心就被捻得如絲線般平靜,完全忘記剛剛深陷在資訊疲乏的鎖鏈。

這年頭,要把自己救出資訊焦慮,直接關機固然最好。但對於閒下來就會恐慌的現代人來說,翻開一本書或許是更好的替代方案:用精實的知識取代渙散的資訊,把自己從訊息焦慮拯救出來。

挑剔餵給大腦的東西,靈魂就會用平靜與深度回應你。

***

昨天我就是這樣拯救自己的。

我當時拿起的是快看完的《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》,在闔上最後一頁時,內心除了非常平靜舒坦,還深深地感嘆:「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什麼?」

是有錢到可以買想看的書,又有閒到可以全部看完。

聽起來好像不難,但其實要達成,還是需要一些全方位的門檻才行:

「有錢」不必大富,卻也要有餘裕到不必在乎那幾百塊,甚至負擔得起一台平板/電子閱讀器,以儲存電子書節省空間。

「有閒」代表,工作時數多到足以維生,又少到可以閱讀,以及注意到在網路上閒晃的時候,狠下心放下手機轉而去拿書的魄力。

以上兩點都具備時,還不能忽略很重要的一點:不能像購物狂一樣拼命的買。買書如果會買到自己看不完,其實又已經回到知識焦慮的程度了。

知道自己能負荷多少,有能力如數買下,又有時間剛剛好消化完,心靈打個飽嗝的時候,是最巧妙的滿足。

***

題外話,講到買書,就想到昨天我PO自己的新書預購文,朋友馬上來回報:「已火速下單。」

我很驚訝,坦白跟她說:「其實我自己從來沒有喜歡誰到會想預購他的書,所以看到有人預購都超感動。」

朋友回答:「我也是啊!我從來沒有預購過什麼東西,第一次就獻給妳了!」

身為一個從來沒預購過東西的作者,很可以理解不想預購的心情(我討厭等東西!XD)況且如果已經處於買書買到知識焦慮的程度,再多一本給你/妳心靈負擔,我也不樂意。

可是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次機會,在資訊疲乏的時候拿起書,用精實的知識取代渙散的訊息──我很樂意當那一本承接你的作品。

挑剔餵給大腦的東西,靈魂就會用平靜與深度回應你。

***

臉書搜尋:柚子甜剝心事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我們最後想愛上的人,是自己

身心靈有一句話說:先愛自己,才有能力愛人。   愛自己的修練是一條長路,就跟愛人的能力一樣,內在層次成長,愛的細緻度也會有不同。我夠愛自己嗎?幾年前我還蠻肯定的,但隨著時間遞延,我只敢說,我對自己的覺察蠻足夠,但經常流於嚴厲,以至於愛自己的能力沒有隨著成長,反而成為會挑剔自己的人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要先負責任還是先快樂?那些我覺得毫無意義的二分法

有朋友很煩惱的來跟我訴苦,說他是個把原生家庭看得很重的人,把責任感放得比自己的個人快樂還前面,所以他不管是經濟上或是行為上,都全力的在支持家裡的需求,即使這個負擔很重;但是他朋友愛之深責之切的「教訓」他說,「人要懂得先愛自己,要為自己以後著想,不然一股腦兒的全倒空了給家裡,自己的未來怎麼辦。」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