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一張身體地圖

最近在看一本探討身心連結的書,翻到其中一節,要我們畫一張「身體地圖」。

要脫光站在鏡子前,仔細地、不批判的看著自己,也不為身形找藉口,客觀地記錄自己身體的型態:左側和右側哪一邊比較有力?身體哪個部分比較強壯?哪個地方比較虛弱?哪個地方充活力?


我在看著鏡子的時候,心裡一陣尷尬的沉默。不是覺得醜得不堪入目,而是我‧完‧全‧看‧不‧出‧差‧別(;´༎ຶД༎ຶ`)。只勉強能分辨肩膀不對稱、骨盆前傾、腳踝有一邊外旋,奇怪明明肉眼看著鏡子,卻鈍感到覺得全身上下平平板板毫無特別。

我沮喪地穿回衣服,回到桌前筆記。這時腦中突然動起了小聰明:咦,我用感應的就好了啊!在身體內部掃一遍,資料不就出來了嗎?幹嘛還大費周章地盯著鏡子,找那些我根本肉眼看不出的差別?

***

如果是以前的我,一定會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,但這回我卻想起一件事:前幾周上武術課的時候,一個很熟同學要我試著去推他的身體,同時感覺他現在身體哪個部分緊繃。

「不要用通靈的。」朋友在我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先制止了我:「你確實用手去摸,去感覺,身體回饋你哪裡緊繃的訊息,不要用感應的。」

我大吃一驚,如果他沒說,連我都沒意識到自己在用感應能力,但他說的確實是真的──我只想遠遠地用直覺去獲取身體資訊,不想深入地碰觸,不想確實地分析手感,雖然以結果來說可能是精準的,但說到底,這卻是一種濫用優勢能力的逃避。

逃避什麼呢?大概是逃避不熟悉的東西、逃避困難的東西、逃避必須敞開心胸去了解對方吧。感應能力是根敏銳的雷達,可以讓我在遠方安全地偵測,不需要深入戰地去看見真相。

不想跟人太接近,這確實是我的一個習氣。

平常我也會無意識地有這個習氣,遇到事情不想處理、不敢講開,卻遠遠地去感應對方的能量訊息:喔喔,是誤會啦,他才沒有對我生氣;哎呀,他是心情不好才這樣,不是我的問題。

一不小心變成,躲在感應能力後面,不敢觸摸世界的心靈工作者。

仔細想想,平常的我們是不是也很常這樣呢?

遇到困難的東西,就容易閃躲在優勢能力後面,以為是一種聰明,但說到底是一種恐懼。

=============
#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
#臉書搜尋:柚子甜剝心事
=============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Clubhouse 淺淺說

這兩天臉書上翻天覆地吹起Clubhouse潮,我過去總是流行末班車的人,這次看了幾則評論,竟然跳下去搶到了頭一批薪火,昨天第一次體驗,意外地很被吸引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好好閱讀,因為那是滋養靈魂的方法

最近我很少接書的推薦,不是因為出版社寄來的書不好,而是部落客其實有個兩難。   會來邀請推薦的書,一定都是平常自己擅長的領域,出版社才會找你。但是既然是「擅長」的領域,代表這些書很多內容已經知道了,看的時候當然覺得不錯,但是對大腦缺乏刺激,久了會覺得自己視角和思維開始限縮。
Read More
Read More

勇敢,是允許在最好的時候綻放

總以為以後還有時間,於是在最適合的時候沒有讓它發生,沒有把自己好好投入。 總是只想著等待累積,想說總有一天資源「夠了」的時候才做。 但到時候,就算有一點金錢,卻沒了彈性、沒了勇敢、沒了健康和肌肉,最重要的是,頻率對不上了,那是真的就錯過了。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