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賴 vs. 「允許支持」有什麼不同?

我們在說一個人很「依賴」時,往往是在說這個人很不獨立、沒主見、事事要靠別人,是一種負面的形容。

但是後來又見到一種心靈練習,是要「允許自己被支持」。

要練習尋求別人幫助、接納自己其實需要他人、允許自己展現脆弱,在這個過程中,會感覺到自己被支持和被愛。

***

乍看之下會想,這兩者難道沒有矛盾嗎?

難不成我好不容易堅強起來,學著找回力量,學著獨立,接著卻要我練習擺爛,變成什麼都靠別人的人?

我曾經也這麼疑惑。

***

直到最近,我用「頻率」的視角找到了答案。

***

一個人如果處在「事事都想依賴」的頻率下,看起來好像一天到晚在當伸手牌、很敢要人幫忙。

但其實內心深處,他們反而是「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支持」的。

因此他們有需求時,本能反應就是用「求」的,是用一種很緊繃、很索討、以下對上、匱乏的頻率投向別人。

***

同時,不管他們有沒有討到幫助,內心也會用「我好可憐」、「我沒能力」、「沒有別人我就做不到」的頻率框住自己,甚至連試一試自己來都不敢。

因為一旦試了,如果還不小心成功,下一次就沒辦法再當個「可憐到需要靠別人」的角色,也求不到別人幫助了。那是他們很不舒服的狀態。

我自己其實也當過這種人,很能理解這種迴圈,因為「我好可憐」是一種會上癮的情緒。

***

但「允許支持」,其實是一種對等關係,和「我好可憐」是完全不同的頻率。

那是打開各種管道,歡迎別人幫住自己,但並不覺得「我好可憐」,而是「我遇到不好的事,如果有人能幫助我就太好了」,投向別人的更接近「感謝」和「擁抱脆弱」。

那樣的頻率是平等、自在、力量,反而更容易吸引到滿滿的愛與支持。

***

更重要的事,自己也因為感受到力量,同時間也會有動力去尋找方法,最後不一定要靠別人,問題也能迎刃而解。

這是我後來覺察之後,慢慢練習調頻出來的狀態。

***

同樣是尋求幫忙,頻率改變,會處在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
你想要在哪一種頻率之中呢?

***

同場加映:本周日11/10〈尼泊爾|在古老的土地上,遇見靈性的自己〉登場,倒數兩天截止報名。

準備講稿的時候覺得,與其說是一場旅行講座,不如說是一場「透過旅行,學習如何調頻轉化人生」的分享。

這是十一月唯一一場公開活動,歡迎大家週末來跟我一起相見歡,有填單的也記得準時出席哦!

***

(圖片攝於金門。時苑民宿。攝影師海姐)

You May Also Like
Read More

活在能量富裕的狀態,反而更能守護「界線」感

記得前幾天,有朋友問我:「柚子,我很好奇你說,現在『能夠喜歡和人相處』是什麼感覺?」   他親眼見證過我很很厭世、對環境高敏感、排斥和人接觸、對陌生人很畏懼的時期,完全沒辦法想像這樣子的我,有一天會脫胎換骨說出:「好喜歡和人相處。」
Read More
Read More

輕率的頻率也許會招來被輕率對待的可能

因為我沒有逃,當天意外認識原本完全沒想過的人,聊到跟這個場合完全無關的話題。   而這些美妙的人事物,不只讓我這個緊張到快死的內向者話匣子大開,聊到最後一刻其他人都快走光了,我們幾個還捨不得走。   最重要的是,他們順手提供我一些資訊,竟然為我原本一直苦尋不得的關卡,撞開一扇大門。
Read More